【年报解读】2025年 星昊医药从仿制药向原研药转型

星昊医药(430017)发布了2024年年报,营业收入6.48亿元,同比下降10.24%,而且毛利率从74.13%下降到69.65%,归属股东净利润8288.27万元,同比下降10.61%,但是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25.21%,为9239.08万元。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扣非后净利润高于归属股东净利润呢?这种情况说明2024年有什么突发的问题。

其中最大一笔是其他营业外支出增加2714.73万元,而2023年和2022年均为正,这是怎么产生的呢?原来,该公司子公司广东鼎信接到南京市公安局雨花台分局下达的《调取证据通知书》,对广东鼎信相关产品进行调查取证,这笔钱一共3000万元,已经被冻结。

鉴于尚未结案,且该公司未披露被调查证据的原因,所以具体会造成多大的损失,无法判断。这等于是该公司未来的一个黑天鹅。

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15,430.0516,710.0614,689.1617,974.94
归股东净利润2,495.283,547.581,834.15411.26
扣非净利润2,244.472,870.971,511.422,612.22

从分季度的数据来看,这件事件大概率发行在第四季度,但是我们在公告中,并没有找到相关的公告。如果剔除该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该公司在营业收入下降的情况下,业绩反而出现连续三年增加。

分产品2024年营业收入2023年营业收入实际增减情况营业收入增减%
消化道和代谢方面的药物31,816.2927,983.953,832.3413.69%
神经系统药物9,463.2617,995.97-8,532.71-47.41%
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7,768.0812,460.45-4,692.37-37.66%
CMC 和 CMO 业务7,381.195,455.631,925.5635.29%
心血管系统药物2,894.824,053.13-1,158.30-28.58%
其他5,480.574,250.461,230.1228.94%
合计64,804.2172,199.59-7,395.37-

公司并没有解释这三类产品营业收入下降的原因,反布说,醋酸奥曲肽注射液中标第七批国家集采,销量同比大幅增加。该注射液属于“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一类,既然销量大幅增加,为会么

胞磷胆碱注射液未中标国家集采,导致神经系统药物下降47.41%。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进入国家集采,导致产品销售单价大幅下降,和部分省份招标政策影响肌苷注射液销量下降,成本降低,导致“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品类下降37.66%。心血管系统药物品类收入的下降,主要是因为部分省份招标政策影响注射用胰激肽原酶价格降低,销量下降,使得营业收入下降28.58%。

这些数据仅能解释该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24%的原因,但是不能解释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原因。而且归属股东净利润与扣非后净利润仅差了950.81万元,也就说是上述的3000万元的额外支出对公司的影响有限。

所以我们直接看到三大费用的情况:

2024年2023年 变动数值变动比例
销售费用 22,746.99  32,553.99  -9,807.00 -30.13%
管理费用 5,301.13  6,561.86  -1,260.73 -19.21%
财务费用 -378.80  -464.19  85.39 -18.39%

可以非常清楚看到,消费费用和管理费用出现大幅下降,合计1.11亿元,公司也说明,消费费用的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政府集中采购后,公司减少了市场推广费用,相对于产品收入下降7,395.37万元来说,三费的下降弥补了营业收入的下降,也解释了扣非后净利润和归属股东净利润的变化。

那么该公司的究竟价值多少呢?

这家公司自己定位是药品研发,而且是公建的公共服务平台,这是医药研发中最常用的一种业务模式,2024年,这项业务的收入为7,381.19万元,并不是公司的主营业务,所以我们需要判断星昊医药现有产品到底是仿制药还是创新药,

通过检索公告信息,我们认为,上述主营产品是仿制药,尤其是政府集中采购的药品均为仿制药,而且毛利率在69.65%。一方面,如此高的毛利率会让有进一步降价的可能?

其次,该公司也确实在进行创新药的研究,其中磷酸奥司他韦口崩片预计在 2025 年获批上市,这也是该公司首款自主研发的创新药。也就是说2025年该公司从仿制药向原研药转型。

但是我们不能判断这种创新药能给公司带来多大的利润空间,是否能弥补药品集中采购带来的预期差。

所以,我们认为,该公司具有事件炒作的价值,业绩能否保持增长,还要看2025年这款创新药市场接受度,从披露的数据来看,一切都非常乐观。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新三板报法律顾问

李明燕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明燕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执业律师,注册会计师,执业18年,并兼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生导师,著有《企业大合规》一书。李明燕律师曾供职金融机构多年,精通金融市场领域业务,成功代理多起证券索赔案件。
邮箱:limingyan@globe-law.com
电话:+86 18610810467

李元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元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国天普大学,获得L.L.M学位。李元律师曾就职于全国先进法院,并曾在北京市高院任职,专注刑事审判、辩护领域15年。李元律师在刑民交叉,尤其是金融犯罪、犯罪索赔领域经验丰富。
邮箱:liyuan@globe-law.com
电话:+86 13917539507

IPO动态(周TOP10)

    暂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