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戈碧迦(835438)在失去核心客户重庆鑫景订单后,实现营业收入 5.66 亿元,同比下降 29.95%,但仍高于 2022 年的 4.29 亿元,反映公司在客户结构调整中展现出一定韧性。尽管营收下滑,公司毛利率连续三年上涨至 30.59%,主要受益于纳米微晶玻璃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及连续熔炼技术带来的成本优化。扣非净利润 6479.27 万元,同比下降 49.05%,主要因重庆鑫景订单缺口未能完全弥补,叠加研发投入同比增加 28.83% 至 5015.31 万元,研发人员从 91 人增至 153 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提升至 5.2%。
关键财务指标解析:
收入结构变化:光学玻璃收入同比增长 30.80% 至 3.74 亿元,占比提升至 66.0%,成为核心收入来源;特种功能玻璃收入同比下降 67.63% 至 1.67 亿元,反映对重庆鑫景的依赖显著减弱。
现金流健康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9006.74 万元,同比下降 54.93%,但仍保持正向流入;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2.13 亿元,主要因北交所上市募集资金到位,为产能扩张提供支撑。
资产效率:应收账款同比增长 39.41% 至 1.46 亿元,周转率从 7.55 次降至 4.52 次,需关注回款风险;存货同比下降 7.93% 至 2.44 亿元,周转率从 2.19 次降至 1.54 次,显示销售端压力仍存。
重庆鑫景退出与第一大客户之谜
重庆鑫景作为华为昆仑玻璃的一级供应商,2023 年贡献 61.12% 收入(4.94 亿元),但 2024 年 4 月订单履行完毕后未续签,导致特种功能玻璃收入锐减。年报显示,2024 年第一大客户收入 1.10 亿元(占比 19.43%),推测为vivo 或其供应链企业,主要依据包括:
合作进展明确:公司与 vivo 的纳米微晶玻璃合作已进入订单阶段,技术验证顺利,且产品成本较康宁低 30%-50%,适配 vivo 中低端机型(如 Y 系列、S 系列)需求。
订单规模匹配:1.1 亿元收入对应约 1300 万片成品玻璃,与 vivo 中低端机型年销量(如 Y78 系列超 1000 万台)的 30% 采购比例逻辑一致。
排除法验证:华为、蓝思科技等均不符合订单规模或合作现状,而 OPPO、小米等品牌尚未有公开订单数据支持。
第二大客户南通盛平的稳定性
南通盛平连续两年为第二大客户,2023 年采购额 1.15 亿元(占比 14.2%),主要采购防辐射玻璃。其合作模式为定制化生产(由南通盛平提供设备及技术),虽依赖度较高,但产品应用于医疗、核工业等稳定领域,风险相对可控。
研发投入与成果转化
公司 2024 年研发费用率提升至 8.86%(2023 年 4.82%),重点布局纳米微晶玻璃全产业链自主化、半导体玻璃基板及中性硼硅药用玻璃。核心技术突破包括:
纳米微晶玻璃:通过自主研发的钠铝硅体系技术,成功绕开康宁专利封锁,产品性能对标康宁 Gorilla 玻璃,已应用于 vivo 手机盖板。
光学玻璃延伸:开发 1-3 毫米薄板成型技术,直接成型替代传统切割工艺,降低下游加工成本 30% 以上。
认证体系完善:完成 IATF16949 汽车行业质量体系认证,为切入车载镜头供应链铺路。
产能扩张与战略布局
公司在建工程同比增加 101.30%,重点推进特种功能材料厂房建设项目,预计 2025 年投产,新增纳米微晶玻璃产能 3000 吨 / 年,可满足约 3 亿片手机盖板需求。此外,通过 “腾笼换鸟” 盘活低效工业用地,实施特种高清成像光学玻璃材料扩产项目,新增产能 1632 吨 / 年,达产后预计年净利润 3700 万元。
纳米微晶玻璃的国产替代红利
国内手机厂商加速推进纳米微晶玻璃应用,如 OPPO “超瓷晶玻璃”、小米 “龙晶玻璃”、vivo “铠甲玻璃”,2024 年中低端机型渗透率从 5% 提升至 15%,市场规模预计突破 10 亿元。戈碧迦作为国内少数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厂商,凭借成本优势(单价约 8.5 元 / 片)和专利规避能力,有望抢占 20%-30% 市场份额。
国际巨头的竞争压力
康宁、肖特等国际厂商仍主导高端市场,2024 年康宁显示科技业务净利润率达 25%,肖特在中国市场营收增长 3%,重点布局半导体和医药玻璃。戈碧迦需在专利布局(当前 72 项专利,其中 33 项发明专利)和产品性能(如抗摔强度、透光率)上持续突破,以实现对康宁大猩猩玻璃、肖特 Xensation 的替代。
核心风险提示
客户集中度风险: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 2023 年的 78.8% 降至 2024 年的 45.6%,但第一大客户仍占 19.43%,若 vivo 等新客户订单波动,可能影响业绩稳定性。
技术替代风险:康宁、肖特加速布局微晶玻璃专利,若公司未能持续技术迭代,可能面临产品同质化竞争。
产能消化风险:2025 年新增产能释放后,需警惕行业价格战导致毛利率下滑。
未来增长驱动
手机领域:深度绑定 vivo、OPPO 等品牌,推动纳米微晶玻璃向 5000 元以上高端机型渗透,提升产品单价至 15-20 元 / 片。
车载与半导体:依托 IATF16949 认证,切入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供应链,拓展车载镜头、激光雷达玻璃应用;半导体玻璃基板完成中试,2025 年有望小批量供货。
全球化布局:通过与蓝思科技、伯恩光学合作,间接进入三星、苹果供应链,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
2024 年是戈碧迦战略转型的关键一年,尽管失去重庆鑫景订单导致短期业绩承压,但通过客户结构优化、技术研发投入及产能扩张,公司已在纳米微晶玻璃领域建立国产替代先发优势。未来需重点关注:
客户拓展进度:vivo、OPPO 等新客户订单放量节奏及产品结构升级。
技术转化效率:半导体玻璃、药用玻璃等新品商业化进展。
产能消化能力:2025 年新增产能爬坡速度及毛利率维持水平。
总体而言,戈碧迦在国产替代加速和新兴应用场景拓展的双重驱动下,有望在 3-5 年内成长为全球纳米微晶玻璃领域的核心供应商,建议长期关注其技术突破与市场份额提升潜力。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
美国这是着急了,应该还会有动作。
不知道这6万亿来自哪里?是不是供应链金融…
这一天天的,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