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4月10日电- - -中国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续第二个月下滑,工业品出厂价格(ppi)通缩恶化,因美国贸易战升级加剧了市场对大量未售出出口商品可能进一步压低国内物价的担忧。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今年开局坎坷。零售销售初露苗头的回升和工厂活动的强劲扩张,被不断上升的失业率和通缩压力所抵消,引发了要求出台更多刺激措施的呼声。
路透社关税观察通讯是您了解最新全球贸易和关税新闻的每日指南。在这里注册。
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这一降幅低于2月份0.7%的降幅,但低于路透调查对物价持平的预期。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中国经济主管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表示:“上月通缩压力持续存在,而且几乎肯定会在未来几个季度加剧,因为中国企业出口过剩供应变得更加困难。”
这一疲弱数据出炉之际,正值全球经济动荡的一周,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的全面关税生效后,金融市场陷入动荡。
尽管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周三取消了部分关税,缓解了部分压力,但他继续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决定只会加剧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
CPI环比下降0.4%,低于2月份0.2%的降幅,低于0.3%的预期。
3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较上年同期下降2.5%,为四个月来的最低水平,高于2月份2.2%的降幅和2.3%的预期降幅。
国家统计局统计员董丽娟表示,制造业通缩加速是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以及“随着中国北方冬季供暖结束,能源需求出现季节性下降趋势”。
凯投宏观的Evans-Pritchard表示,鉴于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以及出口即将受到打击,PPI料将进一步下滑,这将鼓励一些制造商降价。
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燃料价格的核心通胀率3月份较上年同期微升0.5%,扭转了6月份0.1%的跌幅。
今年消费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国政府对美国关税采取反制措施,预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转为负值,这让中国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受到一些质疑。
“我们预计财政政策将在外部冲击下带动内需扩张,”花旗分析师称,预计中国将在年中再融资人民币1万亿元至1.5万亿元。
他们认为,“扩大以旧换新补贴、儿童保育补贴和对低收入家庭的支持都摆在桌面上。”
上个月,中国金融监管机构要求银行放宽消费信贷额度和贷款条件,以支持消费。
“尽管决策者已暗示愿意采取更多措施支持国内需求,但大量财政支出仍用于扩大经济的供给面,消费支持似乎不太可能足以完全抵消出口疲软的影响,” Capital Economics的Evans-Pritchard表示。
数据有问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
美国这是着急了,应该还会有动作。
不知道这6万亿来自哪里?是不是供应链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