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年里,由于一场严重的房地产危机以及疫情带来的后续影响,中国经济和市场遭受了冲击,但如今或许正在好转。
高盛分析师在周五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今年前两个月的数据超出了预期,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略高于 5%。这一数据高于该公司此前 4.9% 的预测。
高盛的分析师写道:“2025 年年初,形势明显发生了转变。尽管经济活动仍然疲软,但许多指标似乎已不再恶化。”
这些分析师对中国经济作出上述评估,而此时距离 4 月 2 日仅有几天时间,届时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政府正计划实施新的对等关税措施。
高盛的分析显示,尽管在过去两个月美国关税提高了 20 个百分点,但衡量中国贸易商不确定性的指数并没有大幅上升,“这意味着关税对国内投资的拖累可能比我们目前预期的要小”。
信贷增长也在加速 —— 这是企业和个人借贷带来潜在增长的一个迹象 —— 而且高盛研究团队的实地调研迹象表明,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几个关键行业呈现稳定或小幅改善的态势。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目前的许多经济基础都没有改变。工业活动和制造业投资的表现仍表现不佳,而且房地产仍然令人沮丧。高盛分析师写道,通货膨胀也“太低”,就业仍然具有挑战性。
尽管政府倡议,包括激励新购买的消费刺激计划,但消费仍然很慢。
高盛的分析师写道:“尽管整体消费尚未出现实质性反弹,但我们的消费领域分析师注意到了触底迹象:农历新年假期后的季节性消费回落情况好于预期;定价和促销趋势似乎比以前更加稳定,力度也没有那么大了。”
荷兰国际集团(ING)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宋林(音译)上周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的消费正处于 “逐步复苏的态势”,因为今年前两个月的零售额超出了预期。以旧换新计划涵盖的商品,包括汽车、家电和手机,推动了这一增长。
宋林还提到,即使是那些没有受益于政府以旧换新计划的非必需消费品支出,今年也有了 “不错的开局”。她举例称,黄金珠宝、化妆品和服装的零售额分别增长了 5.4%、4.4% 和 3.3% 。
这些刚刚显现的积极迹象可能会进一步催生更多积极因素。
高盛的分析师写道:“就像 2023 年和 2024 年各种负面因素相互作用、对经济增长造成巨大阻力一样,2025 年初的积极因素也有可能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更良性的循环。”
不过,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和分析师对于宣称中国经济已全面复苏都持谨慎态度。中国经济可能仍会受到诸如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以及房地产市场长期低迷等问题的拖累。
正如野村证券的经济学家上周在一份报告中所写的那样,中国好于预期的经济数据 “掩盖了一些严重的潜在挑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
美国这是着急了,应该还会有动作。
不知道这6万亿来自哪里?是不是供应链金融…
这一天天的,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