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3 月 24 日(路透社 Breakingviews 专栏)—— 全球最大的航运集团正驶入一场完美风暴之中。中国国有航运企业中远海控(601919.SH;01919.HK)2024 年的利润翻了一番,但美国拟议对与中国相关船只征收停靠费以及发动关税攻势,将削弱对其服务的需求。竞争对手长江和记实业(00001.HK)以 230 亿美元出售港口业务一事也表明,贸易流向将转向西方同行。
这家市值 300 亿美元的企业集团是全球第三大集装箱运输商和第五大港口码头运营商;其母公司还拥有全球按吨位计算最大的船队。据摩根大通的分析师称,目前,该公司在至关重要的跨太平洋航运航线上占据着领先的 15% 的市场份额。
这种规模和地理覆盖范围使得中远海运在香港的股票自 2020 年以来飙升了七倍。去年,该公司公布的创纪录利润为 69 亿美元。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来自美国的强劲需求,希音(Shein)、得物(Temu)等应用程序推动了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运输量。该公司还受益于红海危机,红海是全球约 30% 集装箱运输的通道,这场危机推高了全球运费。例如,中远海运跨太平洋航线的收入去年飙升了 63% 。
然而,中远海控未来正面临艰难处境。1 月,在唐纳德・特朗普的新政府执政期间,美国国防部将其母公司列入了所谓与中国军方有合作的公司名单,这使得这家航运集团面临合规成本增加或遭受美国更严重制裁的风险。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政府提议对中国制造或悬挂中国国旗的船只征收停靠费。花旗银行的分析师估计,这将使跨太平洋航线的成本增加 15%。中远海控可能会试图将这笔费用转嫁给客户,或者自己承担。无论哪种方式,鉴于与竞争对手相比,中远海控的中国籍船只在其船队总数中所占比例最大,该公司受到的影响也将是最大的。
根据 Visible Alpha 的分析师预测,其营业利润在 2025 年和 2026 年预计将分别暴跌 67% 和 62%。
此外,中远海控全球铁路和海上贸易网络以补充中国“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的宏伟目标可能面临危险。总部位于香港的长江和记黄埔(CK Hutchison)将旗下23个国家的海外港口出售给贝莱德(blackrock)牵头的财团,预示着与西方竞争对手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这场旷日持久、代价高昂的航运战争中,中远可能是第一个牺牲品。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
美国这是着急了,应该还会有动作。
不知道这6万亿来自哪里?是不是供应链金融…
这一天天的,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