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沐研究-2025年3月21日-北京-北交所上市公司凯大催化(830974)于 2025 年 3 月 21 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 01120250008 号)。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这是北交所市场上第5家被立案的公司,也是2025年第一家被立案的公司。
目前该公司二级市场收盘价为8.44元/股,PE(ttm)的估值为66.87倍,请投资者注意该公司的投资风险。
立案调查通常是在初步发现问题后进行的,具体违规事实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公布。因此,目前只可能认为凯大催化有涉嫌违规的初步信息,详细结果需要等待证监会的进一步调查结论。
以下子沐研究追溯及分析:
我们认为,该公司的问题比想象中更大,因为这家公司已经受到过一次纪律处分、一次警示函。因此,根据 “一事不二罚”的原则,此次立案估计问题更大。
历史上的处罚:
凯大催化在 2024 年 5 月因业绩快报和业绩预告信息披露不准确、更正不及时被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具体来说,2023 年的财务数据存在多次重大调整,例如三季度营业收入调减 26.73%,净利润从盈利转为亏损。这说明公司在定期报告中存在财务数据错报的问题,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2024 年 9 月,浙江证监局再次对凯大催化采取警示函措施,指出其 2022 年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收入确认方式不准确以及未按规定使用募集资金的问题。这些行为导致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准确,进一步确认了公司在收入确认和募集资金管理方面的违规。
同时,北交所于 2024 年 5 月对凯大催化进行了纪律处分,原因是业绩快报和业绩预告的财务数据差异超过 20%,且未及时修正。例如,净利润从预告的 1513.47 万元修正为 496.44 万元,差异幅度达 67.2%。这表明公司在业绩预告和快报的披露上存在严重不准确,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
今年1月份,负责凯大催化审计的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因在 2022 年审计中存在收入审计不到位、贸易业务审计缺陷等问题被浙江证监局警示。
立案的分析
此次立案的案由到 “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但未具体说明违规细节。根据证监会往期立案推测:
1、可能是对之前违规的进一步调查。
2、公司存在未披露了重大事项,比如重大诉讼、仲裁、关联交易、股东减持、应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等。
3、有新的违规行为被提及。
或为造假上市
其审计机构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在 2022 年审计过程中存在收入审计不到位、贸易业务核查缺失等问题,如未获取客户验收单、未对异常资金流水保持职业怀疑等,间接反映出公司内部控制的薄弱。
根据该公司2023年3月8日在北交所上市的时间倒退,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形正好发生在上市审核期。会不会构成造假上市呢?要是这样的话,就会不会被退市?
子沐研究复盘该公司上市审议的轻中,
凯大催化于2022年6月7日进入北交所审核状态,保荐人为国金证券、审计公司为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在2022年12月6日,该公司更新了2022年半年报数据。
其会计师表示,对公司 2022 年 12 月 31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2022 年度的合并及母公司利润表、合并及母公司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进行了审阅,并出具了编号为中汇会阅[2023]0170 号的《审阅报告》。
经审阅,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凯大催化资产负债状况总体良好,资产负债结构总体稳定,资产总额为 74,724.93 万元,较上年末减少 1.56%,负债总额为 18,437.27 万元,较上年末下降 16.78%;2022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8,254.73 万元,同比增长15.8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6,796.27 万元,同比增长 9.2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6,772.52 万元,同比增长 12.55%。
可是,该公司上市之后,业绩突然变脸,2023年扣非后净利润仅有795.43万元,而之前的2022年、2021年、2020年、2019年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115.37万元、6,017.11万元、7,485.20万元、5,354.19万元。这也正是北交所审核的财务有效期。但是,我们再追溯更久的数据来看,2018年扣非仅为2040.66万元、2017年为1385.80万元。
大家会不会跟子沐研究一样奇怪,这也太巧合了,相当于公司所在的行业把公司送进了北交所。业绩该优秀时优秀,该绩差时绩差。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
美国这是着急了,应该还会有动作。
不知道这6万亿来自哪里?是不是供应链金融…
这一天天的,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