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科技发布2024年年报 硅烷气过剩带来业绩暴跌

硅烷科技(838402)发布2024年年报,是中国平煤集团的混改后的控股子公司。在2024年里,公司第一大股东在平煤集团架构调整后,变为首山碳材。

在业绩方面,营业收入大幅下降37.05%,从11.21亿元变为了7.05亿元,扣非后净利润更是大跌了75.03%,从2.82亿元下降到7039.48万元,关键是毛利率也从39.06%下降到24.09%。

分季度来看,硅烷科技在2024年第四季度遭遇滑铁卢,直接造成了1194.16万元的亏损。影响到公司全年业绩表现。

公司拳头产品,电子级硅烷气、氢气的产品纯度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且应用领域也包括半导体、显示面板、复合材料、先进陶瓷等、新能源汽车等热门行业。

之所以造成这么大业绩下降,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主打产品硅烷气的价格出现大幅下降,而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内产能过剩,下游需求增速减缓。

这是该公司公开的业绩解释。但是,子沐研究要深究一下这家公司:

我们发现一个问题,该公司年报的产品分类没有将硅烷和氢气分开披露,只合并为气体及危化品收入。这就增加了分析难度。

2024年公司在建工程下降了99.98%,固定资产增加了23.95%,这是公司产能扩张的数据,对应的产能为公司500吨/年半导体硅材料项目和三期3500吨/年硅烷项目从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

这说明公司的硅烷气的产能确实出现大幅扩张。其用途包括三个领域,一是尼龙领域生产过程,二是光伏领域,三是锂电池的生成。

通过前五大客户历年数据来看,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硅碳负极材料,公司隐藏的第4大客户,我们认为,就是河南天目先导电池材料公司,两家公司相邻,也是该公司扩大产能的原因,而2024年的采购规模仅2788.49万元,还不如第二大客户河南首恒新材料有限公司,不过这也是公司关联公司。

第二点是公司第五大客户才是光伏行业的企业,说明确实受到光伏行业的需求放缓影响公司业绩。

我们得出一个观点:公司的业绩下降是对天目公司的预期不足,同时光伏行业景气度下降,甚至低迷,造成产能下降,导致对硅烷气体的需求下降。同时,硅烷造成产能扩大,使得全国硅烷气总产能突破 60 万吨 / 年,导致市场供应过剩。

公司氢气主要用于生成尼龙,前三大股东均是公司的关联公司,其中,第一大客户是公司第一在股东平煤集团尼龙科技公司,第三大股东是神马尼龙化工公司。而第一大供应商是第二大股东首山碳材。

所以氢气业绩受关联公司的影响很大,其中,供应商影响率占比64.69%,客户影响率占比50.80%。

也正是依靠关联公司的订单,公司保住了一定的业绩。从整个财报中看,公司唯一的优势就是现金流充沛。期末现金及等价物达到2.33亿元,而年初是1.37亿元,增加了70.07%。

该公司目前的估值为56.24倍,说明投资者仍寄希望于硅碳负极材料受固态电池的影响出大幅上涨。同时,如果光伏行业周期反转,也能提振公司的业绩。

不过,就其6100吨/年的硅烷气的产能来说,行业产能利用率仅54%,实际产量预计为3294 吨,再加上三期的3500吨/年的项目进入量化。即使理电和光伏的需求翻一倍,价格也难以上涨到去年水平。

所以,我们认为,投资者只能希望2025年的硅碳负极出现规模化放量。弥补光伏市场带来的影响。目前,天目公司一期设计的10000吨/年产能的生产线处于满产状态,但带来了不到3000万元的营收,所以,公司2025年销售任务将变得繁重。

从估值的角度看,我们认为,硅烷科技偏高。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新三板报法律顾问

李明燕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明燕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执业律师,注册会计师,执业18年,并兼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生导师,著有《企业大合规》一书。李明燕律师曾供职金融机构多年,精通金融市场领域业务,成功代理多起证券索赔案件。
邮箱:limingyan@globe-law.com
电话:+86 18610810467

李元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元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国天普大学,获得L.L.M学位。李元律师曾就职于全国先进法院,并曾在北京市高院任职,专注刑事审判、辩护领域15年。李元律师在刑民交叉,尤其是金融犯罪、犯罪索赔领域经验丰富。
邮箱:liyuan@globe-law.com
电话:+86 13917539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