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3 月 20 日(路透社 Breakingviews)—— 当竞争对手试图在支出上超过对方时,这绝不是一个好迹象。在中国,科技巨头腾讯(0700.HK)和阿里巴巴(9988.HK)正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激烈竞争。然而,就像在西方的情况一样,商业模式模糊不清,竞争异常激烈。要获得回报还需要很长时间。
腾讯去年的资本支出增加了两倍多,达到 107 亿美元,占其营收的 12%,并且该公司表示今年计划将营收的 “略高于 10%” 用于类似支出。这与两年前不到 5% 的占比相比,有了巨大提升。其中大部分资金将用于囤积腾讯广告和视频游戏业务中使用的图形处理器单元和服务器。新设备也将有助于为其新兴的人工智能产品训练和部署大语言模型。再加上额外的研发费用 —— 去年研发费用跃升 10%,接近 100 亿美元 —— 腾讯的支出正在迅速增加。
作为腾讯的主要竞争对手,阿里巴巴的情况也类似。阿里巴巴上个月宣布,未来三年将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方面斥资至少 3800 亿元人民币(526 亿美元)。与此同时,据路透社 1 月份援引消息人士报道,TikTok 的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今年的预算超过 1500 亿元人民币,大部分将用于数据中心和网络设备。
的确,在中国,对聊天机器人和智能代理的需求增长迅速,部分原因是由于智谱 AI(DeepSeek)推出了低成本且可免费使用的模型。例如,腾讯披露,其人工智能助手 “元宝” 的日活跃用户数量在 2 月至 3 月期间增长了 20 多倍。
问题在于,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巨额投资随着时间推移将如何产生回报。腾讯的高管们强调,人工智能能够帮助提高其现有业务的利润率。然而,他们也表示,人工智能仍处于发展初期,所以 “真的很难说最终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对盈利能力更直接的威胁是,在中国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产品和模型领域,一场日益激烈的价格战正在上演。例如,去年阿里巴巴宣布对其一系列通义千问大语言模型最多降价 97%。智谱 AI 在今年 2 月表示,将在非高峰时段为开发者提供高达 75% 的折扣。投资者应该做好迎接一场漫长的价格战的准备。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
美国这是着急了,应该还会有动作。
不知道这6万亿来自哪里?是不是供应链金融…
这一天天的,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