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对新增IPO企业的6个要求!

根据2025年北交所最新的IPO审核动态和相关政策调整,结合市场公开信息,北交所对新增IPO企业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性指标要求

北交所明确将企业的创新性作为核心审核标准之一,要求企业需通过研发投入、知识产权积累和技术成果转化等维度体现创新属性。具体包括:研发投入量化标准:要求企业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不低于3%,平均研发投入金额需达1000万元以上;若复合增长率超过10%,则最近一年研发投入需达到1500万元以上。研发人员配置: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不低于10%,或研发团队规模不少于10人。创新成果产出:需具备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资质的企业占比超过50%,且企业需在细分领域具备技术领先性或市场稀缺性。

二、知识产权与技术成果要求

企业需通过自主研发或合作研发形成核心技术,并拥有以下成果:知识产权数量:至少拥有3项Ⅰ类知识产权(如发明专利)或50项软件著作权。技术应用性:知识产权需直接应用于主营业务,且能通过技术优势提升产品竞争力或市场占有率。

三、行业标准参与度

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定,要求至少参与过2项相关标准的制定,以体现行业影响力。

四、信息披露与合规性创新特征披露:

招股说明书需详细披露企业的创新特征,包括与竞争对手的技术水平对比、产品性能指标及业务模式优势,要求内容客观、准确。

负面清单管理:对存在“突击分红”、关键股东声誉问题或财务数据不达标的企业,北交所将在受理阶段直接否决。

财务与治理规范:企业需提供近三年财务数据,净利润需保持稳定增长(如2024年受理企业净利润平均增长29.99%),且内部治理结构需完善。

五、审核流程优化与监管强化

分阶段审核机制:优化审核流程,明确各阶段时间节点,优先处理符合条件的企业,确保审核效率。中介机构责任压实:强化保荐机构的责任,要求其对企业的创新属性和财务真实性进行深度核查。

六、行业与市场定位

北交所明确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半导体、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鼓励具有高成长性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上市。2025年预计新上市企业中,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占比将超过50%。

总结

北交所通过上述要求,旨在筛选出具备核心技术、持续创新能力和规范治理结构的企业,从而提升市场整体质量。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些要求也意味着北交所新股的投资风险可能更低,长期价值更高378。企业若计划在北交所上市,需提前规划研发投入、知识产权布局及财务合规性,并借助专业中介机构完善信息披露。/来源:企业之家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新三板报法律顾问

李明燕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明燕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执业律师,注册会计师,执业18年,并兼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生导师,著有《企业大合规》一书。李明燕律师曾供职金融机构多年,精通金融市场领域业务,成功代理多起证券索赔案件。
邮箱:limingyan@globe-law.com
电话:+86 18610810467

李元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元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国天普大学,获得L.L.M学位。李元律师曾就职于全国先进法院,并曾在北京市高院任职,专注刑事审判、辩护领域15年。李元律师在刑民交叉,尤其是金融犯罪、犯罪索赔领域经验丰富。
邮箱:liyuan@globe-law.com
电话:+86 13917539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