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当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在美国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激烈且颇具分裂性的演讲时,在世界的另一端,中国的两会在气氛祥和地进行。
面临经济增速放缓的局面,中国两会做出了针对性的各项战略决策:在特朗普搅乱国际贸易和长期存在的联盟关系的时候,中国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改革开放补这一空白。而特朗普削弱中国实力,提高美国威望目标正在成为遥不可及的愿望。而中国正将自身塑造成为全球的中流砥柱,在世界局势动荡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尊重和支持。
中国的外交部长王毅在周五的年度新闻发布会上几乎没有做什么手势,也很少有手部动作。根据中文记录稿,在面对记者的 90 分钟里见面会上,他至少 14 次用到了 “稳定” 这个词。
他言辞最为犀利的一些话语是针对特朗普政府的。特朗普政府上周将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提高了一倍,至 20%,并表示可能还会采取更多措施。
王毅表示:“任何国家都不应指望一方面遏制打压中国,另一方面又要同中国发展良好关系。” 他抨击了这种 “两面派”的做法。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对美国的关税政策表示不满,在特朗普的第一届任期内,这些关税引发了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但至少从表面上看,中国似乎并不太担心新关税带来的影响,也不急于安抚特朗普以避免其出台更多(关税措施)。
中国已在周二对新关税举措做出回应,宣布对部分美国商品(主要是农产品)加征最高达 15% 的针对性关税,这是一项审慎举措,类似于上个月美国首次征收 10% 关税时中国采取的征税措施。
“特朗普上任后不断发布各种言论,在其反复无常的关税和经济政策调整,试图引发中国的连锁反应,以中国的国家政策,但是中国并没有出现特朗普预期的‘惊慌失措’或者‘恐慌气氛’。”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教授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说道。
尽管王毅在周五没有说任何过于激进的话,但在早些时候,北京方面又重现了过去更为强硬的 “战狼” 外交风格,外交部表示:“如果美国想要战争,无论是关税战、贸易战还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战争,我们都做好了战斗到底的准备。”
这是自特朗普 1 月份重新就任总统以来,北京方面发出的最严厉的言辞。
北京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栋表示,这些言论传递出的信息很明确。他说,中国将坚决捍卫自身的国家利益,美国任何试图迫使中国屈服的企图 “都将适得其反,以失败告终”。
他说:“中国将采取‘以牙还牙’的策略,也就是说,如果美国转向冲突,中国也会照做并进行报复;当美国重新回到合作轨道时,中国也会这么做。”
周二,特朗普似乎并未考虑合作一事,他在国会表示,从 4 月 2 日起,他将对 “敌友” 都征收互惠关税。
王教授在书面评论中指出,特朗普 “美国优先” 的演讲传递出这样的信息:“美国只关心自身利益,并且会以坚持不懈、毫不留情的方式去追求这些利益,而不在乎国际规则或规范。”
他提到,特朗普已让美国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和世界卫生组织,而他在向国会发表的演讲中还对此大肆吹嘘。王教授表示,这些举动表明美国不再有兴趣维护自二战结束以来它一直倡导的自由价值观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他说:“相比之下,中国传递出的信息是,它愿意与其他利益相关方以及国际社会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共同挑战。”
为契合稳定这一主题,中国官员公布了与去年相同的经济增长目标:5%。同样,中国 2025 年的国防预算增幅也与去年持平,为 7.2%。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周三的开幕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没有提及特朗普,但指出全球范围内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并表示中国将反其道而行之。
他说:“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建设更加平等有序的多极世界。”
李强承认中国面临着重大的经济挑战,其中包括持续的房地产危机、青年失业率高企以及居民消费疲软。在暗指美国的关税及其他举措时,他表示:“外部环境愈发复杂严峻,可能在贸易、科技等领域给中国带来更大影响。”
李强说:“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我们将继续拓展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中国指望通过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来帮助其依赖出口的经济抵御特朗普的关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专家称,这些关税的成本几乎将全部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和进口商。
“坦率地说,在这样的关税战中,两国都会受损,”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表示。
“但美国的受损程度会更大。”
以上内容来自MSN,由子沐研究翻译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
美国这是着急了,应该还会有动作。
不知道这6万亿来自哪里?是不是供应链金融…
这一天天的,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