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月9日电- - -中国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逊于预期,降幅为13个月来最大,生产者价格指数持续通缩,因季节性需求减弱,且家庭在就业和收入担忧的情况下仍对支出持谨慎态度。
面对与美国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北京方面上周誓言要加大力度提振消费,但分析师预计,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通缩压力将持续下去。
中国政府将2025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与去年持平,同时将年度通胀目标从去年的3%左右下调至2%左右。
上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7%,扭转了1月份0.5%的涨幅。
这是该指数自2024年1月以来首次出现收缩,比经济学家在路透调查中估计的0.5%的降幅还要大。
“中国经济仍面临通缩压力。虽然科技领域的发展改善了市场情绪,但国内需求仍然疲软,”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张志伟表示。
他说,由于出口面临贸易战的风险,财政政策需要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并指出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也在继续挣扎。
“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指出的那样,货币政策也需要进一步放松,降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燃料价格后,2月份核心CPI下降0.1%,为2021年1月以来首次下降。
食品价格上月下跌3.3%,1月份上涨0.4%。与去年2月相比,中国最大的年度节日农历新年庆祝活动在1月底减少,导致1月份食品价格和旅游相关服务价格上涨。
国家统计局统计师董丽娟在周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去年2月份CPI的高基数导致了上个月指数的下跌:“如果排除农历新年不同月份的影响,2月份CPI同比上涨0.1%。”
2月份CPI环比下降0.2%,低于1月份0.7%的涨幅,也低于0.1%的预期降幅。
为了重振低迷的家庭需求,中国今年已将扩大后的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和其他商品消费补贴计划的拨款增加了一倍,达到人民币3,000亿元(合414.2亿美元)。
但解决不完善的福利制度的更深刻措施仍有一段路要走,这让消费者和企业在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对支出持谨慎态度。
在周二公布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消费被提及31次,高于去年的21次,超过了对技术的提及。
2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2%,较1月份2.3%的降幅有所放缓,为六个月来最小降幅,但未达到2.1%的降幅预期。
自2022年9月以来,中国的生产者价格一直在下降。
全球关税威胁和国内工业产能过剩正将中国出口商推向世界各地的价格战,迫使其中许多企业降低产品价格和工资。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
美国这是着急了,应该还会有动作。
不知道这6万亿来自哪里?是不是供应链金融…
这一天天的,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