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 2025 年全国两会期间与房地产相关的重要内容及发言人观点整理:
一、政府工作报告核心内容
- 政策总基调
- 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将其置于 “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首位,强调政策组合拳巩固市场企稳。(国务院总理李强)
- 需求端支持
- 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如限购、限贷、限售),核心城市或放宽郊区限购。
- 加力实施城中村与危旧房改造,通过房票安置等方式激活超大特大城市和地级市的刚需及改善性需求。
- 供给侧改革
- 控制新增供地,优化土地用途(转为保障房或公共用地),盘活商办用房和低效存量土地。
- 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允许地方政府自主确定收购主体、价格及用途(保障房、安置房、人才房等),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
- 行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 首次提出建设 “好房子”,明确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标准,引导行业升级。
- 探索租购并举、现房销售、产城融合等新模式,推动住房消费与新型城镇化、生育政策、产业升级协同发展。
- 金融与风险防范
- 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降准降息,降低居民购房成本(含存量房贷利率)。
- 扩大房企融资 “白名单”,保障合理融资,防范债务违约风险,持续推进保交房。
- 专项债规模增至 4.4 万亿元,重点用于土地收储、存量房收购及地方债务化解。
二、专家与代表委员观点
- 李宇嘉(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 强调 “控制新增供地” 是缓解库存压力、稳定市场预期的关键,建议通过专项债收储土地并调整用途,或鼓励开发商盘活存量。
- 指出收购存量商品房需地方政府自主决策主体、价格和用途,以调动房企积极性,加速库存去化。
- 柴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会长)
- 对 2025 年房地产市场保持乐观,认为成交量回升将推动房价稳定。
- 提出 “好房子” 需统筹土地、金融、财税政策支持,具备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特征。
- 金李(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
- 建议从资产端(盘活存量土地、调规置换、合理定价)和负债端(扩大展期政策覆盖范围、减缓债务压力)双向发力,阻断房企风险传导。
- 呼吁收购价格应基于成本或市场评估价,避免拉低市场价格。
- 刘汉元(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 提议设立10 万亿元股市平准基金和10 万亿元楼市稳定基金,以提振市场信心,稳定经济预期。
- 张波(58 安居客研究院院长)
- 预计 2025 年将重点支持改善型需求和保障性住房,通过旧改、城中村改造扩大消费场景。
- 建议商品房向高品质方向发展,同步完善保障房体系,打开市场化调控空间。
- 周云杰(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长)
- 提出智慧家庭领域大模型是支撑家电家居转型的关键,可催生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新质消费品产业,带动十万亿元级产业链。
- 冯远(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 建议结合 “四好” 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推动适老化改造和智能家居技术应用,完善人工智能与建筑设计融合的法规框架。
三、其他重点方向
- 城市更新:张广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强调存量提质,避免 “摊大饼” 式扩张,释放土地价值。
- 金融工具:专项债、再贷款等财政工具将加速落地,支持土地收储、城中村改造及保障房建设。
- 地方自主权:允许地方政府灵活调整土地收储价格、优化项目资金平衡考核,探索文旅、康养等多元化住房用途。
总结:2025 年房地产政策围绕 “稳市场、防风险、促转型” 展开,通过供需双向调节和制度创新,推动行业向平稳健康发展过渡。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
美国这是着急了,应该还会有动作。
不知道这6万亿来自哪里?是不是供应链金融…
这一天天的,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