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上市公司基本面实现稳健增长 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从近期收官的北交所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来看,上市公司基本面实现稳健增长,产业链转型升级提速,凸显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韧性与活力,体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

从年报数据来看,北交所191家上市公司去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501.91亿元,同比增长22.1%,平均每家为7.86亿元;共实现净利润138.11亿元,同比增长12.17%,平均实现净利润7230.81万元。北交所上市公司盈利面达到92.15%,即超九成企业实现盈利。其中,44家公司增幅超过30%,22家净利润超过1亿元,42家连续三年实现利润正增长。

从一季报数据来看,截至4月28日,北交所191家上市公司已全部完成2023年一季报披露,第一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45.71亿元,同比增长8.23%,净利润23.26亿元,同比下滑25.77%。净利润前三名为贝特瑞、吉林碳谷、同力股份,分别为2.93亿元、1.73亿元、1.58亿元。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一季度净利润下滑主要由于经济复苏放缓,市场需求减少、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所致。其中,贝特瑞、安达科技因碳酸锂价格持续走低,颖泰生物因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和国内竞争加剧,导致净利润下降,使得北交所公司整体业绩出现较大下滑。

“自2021年11月15日开市以来,北交所坚持服务创新型企业的市场定位,践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目标,以注册制为核心,逐步构建起契合创新型企业特点的基础制度安排。开市运行以来,北交所改革效果显著,各项制度运行顺畅,上市公司初具规模,在助力创新型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北交所已经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中金公司研究部策略分析师、董事总经理李求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北交所上市公司创新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年报数据显示,这些公司去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支出共计67亿元,同比增长18.03%。整体来看,其中7成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贝特瑞、安达科技等9家公司研发支出更是超1亿元。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平均研发强度为4.46%,约为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水平的3倍,24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值得关注的是,北交所已有79家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占市场公司总数的41.36%。

在李求索看来,北交所上市公司“高成长”、“高盈利”、“高科技”属性突出。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未来北交所有望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直接融资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而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企业也有望在北交所上市,助力北交所高质量发展。

北交所公司在创新发展的同时,持续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2022年年报期间,共有154家公司推出现金分红方案,占全部公司家数的八成以上,现金分红总额达到41.55亿元,其中近七成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过30%。股份回购方面,2022年30家公司发布股份回购方案,回购金额合计7.32亿元,超过近2年总和,大幅提振市场信心。

李求索表示,从企业成长性角度看,北交所上市公司基本面较好,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随着北交所不断从供需两端改善市场生态,激发市场活力,北交所估值未来有望迎来修复。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新三板报法律顾问

李明燕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明燕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执业律师,注册会计师,执业18年,并兼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生导师,著有《企业大合规》一书。李明燕律师曾供职金融机构多年,精通金融市场领域业务,成功代理多起证券索赔案件。
邮箱:limingyan@globe-law.com
电话:+86 18610810467

李元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元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国天普大学,获得L.L.M学位。李元律师曾就职于全国先进法院,并曾在北京市高院任职,专注刑事审判、辩护领域15年。李元律师在刑民交叉,尤其是金融犯罪、犯罪索赔领域经验丰富。
邮箱:liyuan@globe-law.com
电话:+86 13917539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