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统计表明,截至2023年5月22日,股票型ETF规模逆势增加至11390.38亿元。较去年年末的10803.81亿元,新增规模586.57亿元。
新经济e线注意到,今年来股票型ETF规模增量的最大功臣正是主题指数ETF,其规模从去年年末的3061.44亿元增加至5月22日的3568.73亿元,环比增加了507.28亿元。这一数字占年内股票型ETF增量之比接近九成,高达86.48%。
除了主题指数ETF外,行业指数ETF规模年内也录得正增长,从去年年末的1885.25亿元增长至今年5月22日的2054.13亿元,环比增长168.88亿元,增幅为8.96%。可见,这两类ETF合计增加了676.16亿元,占比115.27%。
相比之下,今年来规模指数ETF规模却不增反减,开起了倒车。截至2023年5月22日,规模指数ETF规模下降至5681.77亿元,较去年年末的5772.37亿元,环比缩水90.6亿元。
事实上,今年来各大基金管理人布局主题指数ETF的热情是有增无减。比如,前期“中特估”概念持续发酵,仅央国企主题基金已申报不下十几只,对应跟踪指数分别包括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等。
5月9日,广发、汇添富、招商3家基金公司均发布公告,旗下首批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基金于5月15日至19日正式发售。3只产品首发募集上限各为20亿元,合计60亿元。最终,广发、汇添富旗下产品宣布提前结募,且3只主题指数ETF均公告启动比例配售。
不过,新经济e线调查发现,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尽管各大基金管理人布局主题指数ETF的热情高涨,但绝大多数产品在上市后规模持续缩水,甚至有超过七成的主题指数ETF到最后却成为了陪跑。
股票型ETF逆势扩张
新经济e线获悉,今年来股票型ETF逆势扩张背后,或与主动管理基金业绩普遍不佳,震荡市中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采用被动投资策略这一点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截至5月12日,2023年主动+偏股型基金中位数收益率约为-3.67%,普通股票型基金中位数收益率为-2.57%,偏股型基金中位数收益率为-3.90%,均跑输沪深300 等主要宽基指数。
今年以来偏股型基金中位数收益率跑输主要指数
鉴于ETF作为重要的投资工具之一,被视为一种灵活、透明且低成本的投资选择。ETF通常涵盖多个资产,包括不同行业、地区或资产类别的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或特定资产类别面临风险时,投资者可能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ETF中以实现风险分散,这种分散投资的特点使得ETF在市场波动期间具有吸引力。
据新经济e线了解,今年以来行业指数和主题指数ETF 快速扩张,且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有所提高,流动性有所提高,尤其以信息技术及医药等行业ETF扩张最明显。业内人士认为,行业指数ETF和主题指数ETF能更好捕捉机会,尤其对专业知识相对不足的普通个人投资者而言,种类繁多的行业和主题ETF 为他们提供了便捷的投资工具,具有重要意义。
若按月度进行统计的话,大类资产ETF的申赎情况也表明,2023年4月A 股ETF 资金整体净流入361.14 亿元。细分来看,A 股宽基指数ETF 被净赎回86.44 亿元,A 股行业指数和主题指数ETF累计则获444.52 亿元净申购。
在细分主题与行业中,新能源车、医药、创新药、半导体、医疗、动漫游戏、农业、基建等行业和主题指数ETF获资金流入居前,今年4月分别获净申购65.04亿元、63.27亿元、55.98亿元、55.01亿元、48.72亿元、29.37亿元、24.86亿元、21.59亿元。相比之下,当月资金净流出最多的板块为证券和5G 板块,分别净流出18.36 亿元、6.79 亿元。
具体到单个ETF 产品(除货币ETF外),2023年4月海富通中证短融ETF净流入最多为63.34 亿元,其次为华夏中证1000ETF,净流入57.37亿元。此外,上榜当月净申购榜前10的还包括多只医药板ETF 和半导体ETF,分别包括易方达沪深300 医药卫生ETF、银华中证创新药产业ETF、华宝中证医疗ETF、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华夏中证动漫游戏ETF、南方中证新能源ETF、鹏华中证酒ETF,其净申购额分别介于21.48亿元至47.46亿元之间不等。
当月净赎回榜前十的股票ETF则主要为宽基ETF,包括科创50、创业板指和中证500 等。其中,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和易方达创业板ETF 4月资金净流出最多,净赎回额分别达41.64亿元和17.89亿元。另外,博时国开债ETF 净赎回额也较多,超过十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2021 年下半年以来,尽管主动管理基金规模没有明显增加,但是被动型产品规模却稳步增量,其背后的量化产品、指数化产品成为了重要的推手。究其原因,量化产品通常使用算法进行自动化交易,交易决策基于市场趋势的分析和模型,其快速反应和频繁交易的特点往往使得市场中的趋势更加明显,同时量化产品广泛采用趋势跟随策略,通过识别和利用市场趋势来获取收益,这种策略的应用也使得A 股趋势强化的特征有望愈发明显。
此外,在产品结构上,部分主题指数ETF积极布局新兴产业趋势和赛道,受到市场追捧,推动ETF 规模扩张。考虑到未来几年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信息技术浪潮,科技类等主题ETF 或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超七成主题产品陪跑
另据Wind统计表明,截至2023年5月22日,在现有365只主题指数ETF中,多达273只产品上市后规模缩水,仅仅只是在陪跑,这类产品占比高达74.79%。按基金资产净值排序的话,现有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主题指数ETF合计有50只,占比超过一成,达13.70%。另外,还各有64只产品规模也不足1亿元和不足2亿元,占比均接近两成。可见,按照ETF产品最低2亿元的成立门槛计算,以上178只主题指数ETF在上市后规模并没有同步增长。
从规模效应来看,最新规模超过百亿元的主题指数ETF合计仅有7只,占比仅2.56%,可谓是百里挑一。这7只分别为华宝中证医疗ETF、国泰CES半导体芯片ETF、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华泰柏瑞红利ETF、鹏华中证酒ETF、华夏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国泰中证军工ETF。
其中,华宝中证医疗ETF以226.84亿元的规模高居榜首。较上市前的2.49亿元,其规模增长幅度高达89.94倍。公开资料表明,华宝中证医疗ETF成立于2019年5月20,为全市场首只医疗主题ETF,产品先发优势显现。
截至目前,跟踪中证医疗指数的指数产品共计有13只(含3只ETF),合计规模约329.38亿元。在3只医疗主题ETF中,另外两只分别是国泰中证医疗ETF和易方达中证医疗ETF,其规模分别为21.92亿元和4.59亿元。
除了华宝中证医疗ETF外,上述7只百亿主题指数ETF中,其上市后规模增速超过10倍的还有国泰CES半导体芯片ETF、鹏华中证酒ETF、国泰中证军工ETF。这3只主题指数ETF最新规模分别为177.08亿元、131.94亿元、100.92亿元,分别较成立之初增长了62.78倍、36.05倍、16.13倍。
新经济e线统计发现,截至今年5月22日,自上市以来规模增长超过10倍的主题指数ETF共计有10只。从成立时间来看,在2019年以前成立的有7只,分别包括国泰中证军工ETF、广发中证传媒ETF、鹏华中证酒ETF、国泰中证生物医药ETF、国泰CES半导体芯片ETF、华宝中证医疗ETF、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ETF,余下天弘国证生物医药ETF、天弘中证食品饮料ETF、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等3只产品分别于2021年6月和9月成立。
实际上,早在成立之初,上述10只主题指数ETF发行规模均不大。其中,发行规模最大的国泰中证军工ETF仅5.89亿元,其余产品大多也就2、3亿元左右。
另有9只主题指数ETF上市后规模增长超过5倍,分别包括易方达沪深300非银ETF、国泰中证畜牧养殖ETF、华夏创业板动量成长ETF、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富国中证旅游主题ETF、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天弘中证计算机主题ETF、华泰柏瑞红利ETF、招商中证红利ETF。其中,涨幅居前的易方达沪深300非银ETF从上市前的5.56亿元增加到了58.32亿元,增幅达9.49倍;国泰中证畜牧养殖ETF在2021年3月1日成立后仅两年多时间,其规模增速也高达8.86倍,从5.13亿元激增至50.62亿元。
此外,新经济e线注意到一个突出的现象,截至5月22日,今年来上市的17只主题指数ETF无一例外均出现了规模缩水。其中,共计有13只产品上市后资产净值遭“腰斩”,占比高达近八成。特别是易方达中证绿色电力ETF、国联安国证ESG300ETF、招商中证疫苗与生物技术ETF等3只产品更是快速跌破了5000万元的清盘“红线”。
同样,在2022年成立的62只主题指数ETF中,多达55只产品规模也出现下降,占比接近九成,达88.71%。以上这55只ETF里面,合计有47只产品规模缩水超过一半。不仅如此,截至今年5月22日,最新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ETF共计有16只,占比接近三成。
交易方式还要看您个人的判断。就目前的情况…
可以买吗
刘老师专业
募集资金2.50亿元,其中补充流动资金就…
国环科技以后也转板不了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