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证券更新新芝生物研报 维持“买入”评级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北交所信息更新:2023Q1业绩同比翻倍,MGC系列微生物曲线生长仪进入试生产阶段》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新芝生物(430685)

2023Q1实现营收0.48亿元(+4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翻倍至1250万元

公司专注生命科学仪器开发,陆续攻克了多项核心技术,部分关键技术和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2022年虽然受到多方面影响,公司收入依然维持13%增长,由于疫情影响2022年第四季度收入不达预期,此外存货坏账计提增加导致2022年利润下滑。2023Q1实现营收0.48亿元(+41%),销售淡季依然保持高增长,营收高增的同时毛利率单季度提升至70%使得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115%达到1250万元。我们调整2023-2024年盈利预测、新增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5(原值0.69)/0.68(原值0.86)/0.8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1/0.74/0.89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

21.3/17.4/14.4倍,我们看好生命科学仪器国产替代趋势下公司业务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分子生物学与药物研究创收增长88%,恒温水浴类产品顺利推往海外市场

产品:2022年收入构成为生物样品处理(56%)、实验室自动化与通用设备(22%)、分子生物学与药物研究(14%),其中分子生物学与药物研究业务创收同比增长88%。盈利:2022年受市场环境波动,公司收入构成有所变动,毛利率偏低的核酸提取仪及恒温水浴类产品销售占比增加,致综合毛利率为62.58%(-5.69pcts);2023Q1毛利率回升至70.05%。客户:2022年境外营业收入同比上升25.17%,主要来源于恒温水浴类产品销售增长,由此看来该品海外市场推广较为顺利。
八项研发项目完成丰富产品线,微生物生长曲线分析仪进入试生产阶段

公司已掌握功率超声驱动技术、基因转导技术、微生物筛选培养技术等关键技术。2022年研发费用1598万元(+27.64%),研发费用率达8.40%(+0.95pcts),研发人员数量较2021年增加了30.56%。公司积极对标国际领先企业,持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研发项目中全自动微生物生长曲线分析仪、高端超声破碎系列等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市场前景广阔,另有八项已完成研发,预期为公司创造新的收入来源。2022年新增2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同时推出了MGC系列微生物曲线生长仪等新产品,有望进一步提升品牌竞争力。

风险提示:市场开拓风险、毛利率下降风险、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风险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新三板报法律顾问

李明燕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明燕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执业律师,注册会计师,执业18年,并兼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生导师,著有《企业大合规》一书。李明燕律师曾供职金融机构多年,精通金融市场领域业务,成功代理多起证券索赔案件。
邮箱:limingyan@globe-law.com
电话:+86 18610810467

李元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元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国天普大学,获得L.L.M学位。李元律师曾就职于全国先进法院,并曾在北京市高院任职,专注刑事审判、辩护领域15年。李元律师在刑民交叉,尤其是金融犯罪、犯罪索赔领域经验丰富。
邮箱:liyuan@globe-law.com
电话:+86 13917539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