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 | 天工大义系列之八:北交所投资策略:领衔北交所全景透视 拥抱创新型中小资产

北交所“专精特新”含量高,成分股股价已充分回调,整体估值水平处于相对低位。展望2023 年,在制度完善、回购加持、募投项目达产、投资者结构逐渐丰富等多重因素下,北交所流动性将持续改善,北证优质公司有望迎来估值修复。建议从三条投资主线布局北交所:高景气赛道中的北交所上市公司、北证50 成分股中的流动性居前者、北交所的专精特新“小巨人”。沿着主线,我们同时优选了估值性价比、赛道景气度叠加的受益标的。

北交所概览:聚焦“专精特新”,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此背景下,党中央已经把创新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政策上持续鼓励“专精特新”。成立北交所就是我国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推进“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的重要举措。北交所聚焦“专精特新”,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企业,有效衔接了新三板,并可以向沪深交易所转板。从而形成了创投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区域性股权市场—新三板—交易所市场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完善了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在融资条件、定价方式等制度层面,北交所也更加灵活、包容,契合了创新型中小企业“更早、更小、更新”的特点。

 北交所上市公司现状:“专精特新”含量高,已充分回调,估值水平相对较低。

北交所成分股与成长性板块相关性较强,北交所开市一年多以来,已经历了大幅上涨、充分回调,目前整体估值水平相对较低。2021 年1-7 月、2021 年8 月-2022年3 月、2022 年4-9 月、2022 年10-12 月,北交所成分股PE(TTM)中位数分别为19.5、25.1、19.4、18.3。截至2022 年底(下同),北交所共有162 家上市公司,多属于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医药生物、计算机等行业。横向比较而言:第一,北交所专精特新含量高,科创板、北交所、创业板、中证1000 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分别为44.5%、41.4%、20.5%、11.4%。第二,北交所市值规模小,北交所、创业板、科创板、中证1000 市值中位数分别为8、38、62、98 亿元。第三,北交所相对估值低,北交所、中证1000、创业板、科创板PE(TTM)中位数分别为17、26、31、42。第四,北交所ROE、毛利率较高,北交所、中证1000、科创板、创业板ROE(TTM)中位值分别为11.3%、8.4%、7.3%、6.4%;科创板、北交所、创业板、中证1000 毛利率(TTM)中位值分别为42.1%、31.9%、28.4%、26.8%。

北交所展望:流动性持续改善,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第一,在制度建设层面,融资融券、北证50 指数等制度相继推出,北交所市场正在走向成熟。

第二,就打新而言,2022 年北交所共有83 家公司上市,破发率达50.6%,远高于科创板、创业板、主板;由于2022 年创新层公司总数量达到1658 家的新高,我们预计在2023 年会形成一个北交所上市的小高峰,因此对于北证A 股的打新仍需谨慎。

第三,就公司回购而言,北交所的月均回购额从2022 年1-4 月的0.08亿元上升至5-12 月的1.25 亿元;2022 年12 月,北交所共有9 家公司发布了股份回购预案,创年度新高,我们预计2023 年在回购新规及低估值加持下,北交所公司回购仍将保持高位。

第四,就募投项目而言,北交所首发募资额3 亿元以上的公司有28 家,其中4 家的募投项目在2022 年达产,我们预计9 家的募投项目将于2023 年达产,有望带动公司业绩高增。展望2023 年,随着投资者结构逐渐丰富,北交所流动性将逐步改善,北证优质公司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风险因素:北交所制度规则落地节奏不确定的风险;北交所流动性不足的风险;募投项目实施风险;“专精特新”相关政策不及预期;中小企业经营风险。

 投资策略:北交所上市公司目前估值水平相对较低,2023 年北交所优质公司在流动性改善过程中有望迎来估值修复,我们建议从三条投资主线布局北交所。主线一,高景气赛道中的北交所上市公司,其整体估值水平远低于沪深市场对标公司,在2023 年有望迎来价值重估;建议重点关注硅烷科技、连城数控。主线二,北证50 成分股中的流动性居前者,尤其是其中权重较高的,在北交所估值修复的过程中,更易获得资金关注,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重点推荐贝特瑞,建议重点关注凯德石英。主线三,北交所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北交所目前共有6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成长确定性较强,有望在募投项目达产的进程中保持业绩快速增长;重点推荐吉林碳谷,建议重点关注富士达。

发布机构:中信证券 研究员:刘易/田鹏/王涛/王丹 发布日期:2023-01-20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新三板报法律顾问

李明燕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明燕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执业律师,注册会计师,执业18年,并兼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生导师,著有《企业大合规》一书。李明燕律师曾供职金融机构多年,精通金融市场领域业务,成功代理多起证券索赔案件。
邮箱:limingyan@globe-law.com
电话:+86 18610810467

李元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元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国天普大学,获得L.L.M学位。李元律师曾就职于全国先进法院,并曾在北京市高院任职,专注刑事审判、辩护领域15年。李元律师在刑民交叉,尤其是金融犯罪、犯罪索赔领域经验丰富。
邮箱:liyuan@globe-law.com
电话:+86 13917539507

IPO动态(周TOP10)

    暂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