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馨妍 (改写:冯月思)
嘉宾 | 杨家康
来源 | CFO小黑板(ID: icfoxiaoheiban)
杨家康先生是业内著名的CFO。短短十年间,4次成功上市的经历,成为了CFO界的传奇与神话。杨先生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曾就职于美林(Merrill Lynch)担任投资银行家。他对公司合规、资本市场以及IPO上市有着深刻的洞见。本文系杨先生出任亦诺微医CFO后接受CFO小黑板的专访。
一位CFO,最难的工作不是如何在一家公司做好CFO的角色,相反,它的难处在于如何选择一家合适的公司,并展开工作。
据统计称,从C轮能走到IPO成功的,是7进1。许多财务一号位,多次尝试,却并未成功。这固然有运气的成分,但更反应了对IPO底层逻辑与企业土壤等的认知还不够深刻。
透过杨先生的专访,我们可以更深地去了解一位在业内对此有深刻认知的顶尖高手,是如何思考、蜕变、成功的!
01、选择Pre-IPO公司箭无虚发是如何做到的?
CFO小黑板:很多四大、投行、财务圈的朋友都好奇,您选择企业的标准,箭无虚发如何做到的?
杨家康:
第一是赛道要对。
第二是时机成熟。
做出来的产品有市场,整个产业链已经开始形成起来。也就是,这个需求是“小部分人的需求”还是“大规模人群的需求”。产业链上下游环节是否串了起来。
市场准备好了,公司才有上市的可能性。过去24个月,有很多公司在香港上市,而且表现都还可以,所以时机很重要。
第三,团队的执行力要很强。
现实场景下,很多VC/PE经常需要做选择题,比如一流的团队二流的执行力;二流的团队一流的执行力,你选哪个?放在创业阶段考虑,一流的执行力是最重要的。外面的市场变化很快,动作一慢,就错过市场机会了。
第四,公司在某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比如公司在溶瘤病毒方面的优势是业界其他公司难以匹敌的。
CFO小黑板:作为CFO您的职业规划是怎样的?很多财务后浪问,您是计划做IPO专业户吗?目标是做到多少个?
杨家康: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没有人想做很多个IPO。职业目标也没有计划做多少个,也不是说做的IPO越多越好。我理解的是一种缘分和契机。过去,我在很多家公司做过CFO,自己也创过业、也投资,没有做特别多的职业规划。
如果投行、会计事务所的专业人士,希望有朝一日加入到一家Pre-IPO公司,主导一个IPO。非常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认识最多的创业者。时机成熟,机会自然就会摆在你面前。
我可以说一句话,到今天为止,我能力一般般,但企业准备好了,选对IPO时间点,我只是最后帮助一下而已。资本市场不会因为某个人、某个企业就让完成IPO。”
IPO专业户,看起来好像是。因为对于圈里圈外的人士而言,都是以我们身上最明显的特征“贴标签”的。但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IPO专业户。我个人特别希望跟更多传奇的CFO学习,比如阿里的CFO Maggie,链家的CFO徐涛。他们在资本运作、财务管理方面都非常厉害,做事过程中,也非常用心、谦逊,值得所有人去学习。
03、职业稳定不是越久越好
CFO小黑板:企业对CFO这个职位还是很看重稳定性的,为什么这个问题对您不是问题?
杨家康:这个问题里面隐含了几个假设,一、不同企业对CFO的定义、角色、定位不一样;二、公司要求CFO和财务总监解决的问题、提供的价值不一样。
对于TMT行业来说,很多公司处于创业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资金注入,帮助公司发展;财务日常工作也很简单,团队规模小。CFO的角色,更大程度上是帮助公司搞定融资。IPO也是企业发展中一个特定的阶段,角色也主要是融资。上市后,帮助公司搭建完善的财务体系、团队,出财报、投资者关系等等。
对于“稳定”,我自己还蛮稳定的。通常在公司IPO前半年或者前一年加入,上市后,也会在公司稳定工作两三年。等到把公司的财务团队搭建好,财务制度体系运营稳健后,“即便离开,公司团队不会掉链子”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合适的机会。
“稳定”不是看一个人是否在这个岗位,而是看“你有没把这个事情或者公司的目标落实到一个体系和团队里去。”如果落实到了,那就是稳定了。不在于CFO是不是这个人,而在于这个团队是不是成熟。
我反而觉得,一个人永远在一个岗位呆很久,对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久”不是指在一个岗位做几年,而是十几年,这个肯定是不对的。因为没有空间给团队发展。每一个职业经理人、合伙人,做到一定程度,只要团队的能力准备好,可以给自己补位,他阶段性的任务就完成了。未来如何规划,具体看CFO个人。
CFO小黑板:对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企业,如何设计投融资战略?最关键是做哪些判断?
杨家康:融资最重要的一条,永远记住:公司不要追着钱,把自己的目标想明白,执行好,然后让钱来追着你。有些企业一出生,就设定目标去IPO,这肯定是不对的。
创业的初心应该是,去尝试解决一个社会问题。比如,提高癌症患者的治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去组织团队、研发产品等等。解决好这个社会问题,时机到了,IPO是水到渠成的过程。
设计投融资策略,应该是吻合企业发展的阶段,去做对的事情。最关键的判断是,融资是为了资本还是为了发展。这是最重要的判断。纯粹to VC模式的公司,在市场上会非常脆弱。只要浪潮一退,全部都是裸奔。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司业务发展都大幅萎缩。在融资方面,大家都说资本寒冬,一级市场很难融资,二级市场很难上市,但还是有企业融到资,有企业完成IPO。其实是公司内功和运营根基是否牢靠的问题。
CFO小黑板:公司财务人员在不具备IPO经验时,如何介入IPO?
杨家康:对于公司财务人员来说,是个概率问题。如果你加入的公司,准备IPO或者具备IPO潜力,很关键。
建议财务人员从两个阶段去规划:1、能力准备 最理想的方式,参与到融资项目中去,零距离跟操盘的人直接工作、直接汇报,这中间有很多奇妙、细微的需要考虑的点。很多执行层的人是看不见的。当你经历完整个过程,能力基本就具备了。
现实的情况是,少部分企业里头,能够成长出来操盘的CFO,通常需要长时间的磨练。如果说一个捷径的话,就是投行或者会计师事务所。
2、机会准备 如果所在公司有IPO的潜力,或者遇到一位大拿CFO,千万不要客气。在机会面前主动冲上去。
但问题还是比较难。如果我在里面是做会计的,还是很难有主导一个IPO的机会。真的不容易。
我遇到很多财务团队的同事,在机会面前,自己不举手、害羞害怕。如果期望自己未来某一天成为财务高手,第一步,先要主动,把能力组建起来。然后等待合适的机会。
交易方式还要看您个人的判断。就目前的情况…
可以买吗
刘老师专业
募集资金2.50亿元,其中补充流动资金就…
国环科技以后也转板不了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