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报-2020年10月16日-北京消息,经过两天的打听,子沐研究基本确认公募基金投资新三板的进展情况。对于新三板精选层如此重要的公募基金入市政策在公募基金行业里,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观望居多 行动的也有
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表示,我们正在做风险评估测试,会将符合风险等级的公募基金通过修改投资范围的方式,将精选层纳入进来。而另一家北京大型基金公司则表示,尚未将投资新三板精选层的事情提上工作日程。
上海的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则明确表示,正在启动修改投资范围工作,将可以修改投资范围的基金产品以同一批次的方式一次性进行备案修改。另外,他们还透露,公募基金公司不会一只只的修改,而是成批次的修改投资范围并备案。另一家上海中型基金公司新三板负责人表示,已经开始新产品的设计工作,非常看好精选层的投资。
而深圳的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则表示,公司已经组建了新三板的投研团队,至于是否修改存量基金产品的投资范围,还没有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另一家深圳本地基金公司则回复公司并没有相关的动作。
但是大部分公募基金公司都抱有观望的态度,修改投资范围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投资。“现在新三板精选层的投资者把我们当成流动性的救世主,而我们不想成为精选层的新‘韭菜’,我要为持有人负责。”一家基金公司负责人明确说明。
这又陷入了”先有流动性再有公募投,还是先有公募投再有流动性”的矛盾之中。不过,上海的公募基金业似乎更愿意接受新事物,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公募基金公司高管表示,他听说,有多家看好新三板精选层的公募基金公司打算一起修改并备案相关的基金产品。
风险等级划分是个难题
多家基金公司负责人表示,虽然统一口径将精选层股票等同于上市公司,但实际上,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不小的差别。比如目前市值最大的贝特瑞,其流通市值也只有56亿元,而10亿元以下就有25家。其次是二级市场流动性水平差强人意,动不动就不足100万元。再有就是企业质量依然与A股存在不小的差距。在资金的冲击下会提升产品的系统性风险和个股风险度。
从政策上看,主动型股票基金、一部分混合型基金都是符合修改投资范围要求的,但是监管部门并没有规定具体的风险等级,如果真的参照上市公司标准的话,公司管理层又怕出现系统性风险。这也为什么有多家公司回复子沐研究正是做风险评估的原因。
如何评估?怎么把控?监管部门是否同意?一系列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还是要摸着石头过河,这也观望者较多的原因之一。
存量公募究竟要如何投资精选层呢?
与科创板类似,有封闭期的股票型基金可以参与战略投资,投资比例也会比没有封闭期的基金更大。没有限售期的存量基金投资策略会更加灵活,参与资金规模也不会太高。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是“新三板投研体系缺失,包括基金公司和券商研究所。”一位深圳公募基金公司的高管表示。
其实早在2014年,公募基金的子公司及资产管理公司就开始参与新三板的投资,并组建了投研团队。但是之后因为市场、企业质量、流动性、监管等问题,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再加上募资困难运营成本高等原因,新三板投研团队被迫解散。行业表现性人物由公转私募,成立了自己的新三板股权投资基金。
不仅仅是基金公司,多家券商研究所也解散了新三板研究团队,研究人员被分散到投行部门或A股团队,另一部分则选择跳槽到其他券商的业务部门。4年来,新三板研究人才物是人非,研究报告质量堪忧。
对于公募基金来说,券商不能提供有价值的精选层研究报告,基金公司自己的研究团队又经验不足,人员不够。即便修改了投资范围也不能满足投资流程的需要。况且公募基金的投研产业的背后是分仓规模和佣金贡献度等利益分配,很显然,要想使公募基金投资精选层常态化,精选层的投资就不仅要符合公募基金现有的交易原则,还要满足其背后利益分配。
其实,新三板挂牌委里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的高管。他们虽然认同精选层的地位和企业价值,但是依旧无法改变公司既定的战略发展方向。毕竟投资精选层战略不能极大限度提升公司现有的管理规模。或者说,基金公司管理层并没有想清楚投资精选层与公司管理规模之间的关系。
“小规模参与,探索式投资,同时等待后续转板等政策红利的到来。”这可能是存量公募基金采取的主要模式。一位基金从业近20年的老人说的好:“管理规模虽然是基金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业绩表现才是核心竞争力,新三板精选层毕竟是新增的投资渠道,这也许就是下一个行业突破点、竞争点。”
也许基金公司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理想会在精选层上有所突破,打开财务投资者局限呢?
不错呀
交易方式还要看您个人的判断。就目前的情况…
可以买吗
刘老师专业
募集资金2.50亿元,其中补充流动资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