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不少人认为精选层破发是市场化的一种表现,不必过于悲观,然而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精选层二级市场成交额自开板后逐日下降,这比任何专家的观点更能说明问题,新三板最大的问题是专家太多投资者太少。
为提振信心、进一步改善市场流动性,破发后的接下来几天,股转公司就放出了所谓组合拳的政策利好消息,比如精选层引入做市商实行混合交易制度、优化保荐机构直投规则、进一步优化公募基金投资精选层的制度,以及这两天的两融业务等。
以上政策的初衷都是为了提振信心、改善市场流动性,而影响流动性的关键在于参与市场交易的投资者数量。从这个角度看只有引入做市商实行混合交易制度预期能起到改善市场流动性的作用,因为做市商的加入,优质企业将会获得做市商的集中报价,进而显著增加有效报价订单的数量和深度,从而提升优质标的的交易活跃度。
而公募基金等长期资金以及券商的直投资金的是否投入以及投入多少是先取决于市场本身的流动性水平的。流动性好他们才会来,流动性不好就不会来,不是说来了流动性就会好,不来就不好,即使此类长期资金加入预计也不会对改善流动性起到多大的作用。
预期是驱动股价涨跌的终极因素
精选层开板前市场对新三板还有较大预期,然而开板后预期破灭,做市指数当天大跌7%,不少创新层优质个股更是暴跌20%以上,市场成交金额不断下降。当前阶段新三板的市场情绪可以说是脆弱的、不乐观的,这种情况下草率推出两融业务将对新三板造成灾难性冲击。
新三板精选层的流动性远不及A股,A股市场融资额远远超过融券额,两融业务对于A股来说是助涨不助跌。
精选层则将恰恰相反,在流动性不足、流通盘过大、市场情绪悲观的情况下,引入两融业务将会是压垮新三板的最后一根稻草。本来看多的投资者极有可能利用精选层的这些特点进行做空,一旦做空恐慌情绪将被放大,踩踏式下跌就很有可能在精选层上演。这对新三板的冲击将是灾难性的,计划通过引入两融业务以改善流动性的做法很有可能适得其反。这两天精选层引入两融业务的消息传出后,精选层连续两天全线下跌,两融业务对新三板有何影响市场已经给出答案,股转公司应三思而后行。
提振信心、改善流动性是当务之急
提振信心、改善流动性的当务之急是重塑和引导市场预期,对市场不干预不等于不作为,如果说精选层只是新三板改革的起点,实际上就还有很多工作可以作为。
从投资端的角度来看。
市场对于新三板最大的预期就是优质企业的成长以及后续的转板。因此精选层转板至创业板、科创板上市的细则应当尽快出台,进一步明确精选层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子公司的转板规则,以及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限售、缴税安排等。股转公司在这方面是否能够为新三板企业和投资者争取更大的利好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三板的吸引力和市场预期。
从企业端的角度来看。
第二批精选层企业是否可以再精挑细选一下,甚至是否可以采取邀请制的方式,把新三板最具代表性的优质企业筛选到精选层来,提升一下精选层市场企业的整体质量。如果能够重塑起上条所说的转板预期,那么精选层优质企业就能够真正带领精选层起到引领示范效应,这对于提振信心、稳定预期和改善市场生态至关重要。
从流动性的角度来看。
股转公司工具箱里有什么政策应当尽快拿出来,精选层流动性匮乏已是事实不需要再验证了。目前来看在不降低投资者门槛的情况下只有引入做市商实行混合交易制度方能提升流动性,应当尽快落地实施。另外,新三板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普遍是沪深投资者的十倍之多,股转公司是否可以适当降低投资的交易成本,鼓励投资者多参与交易呢。
笔者的一点感想
关于投资者门槛再多说两句。新三板交易所的总部在北京,北京的朋友相比深圳和上海的朋友务实少务虚多,面对一个问题不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去想办法,而是着重从关系的影响上考虑,比如这么干有何影响,领导会不会不高兴?长期形成的这种思想很容易束缚住人干出具有改革性和突破性的事情来,精选层投资者门槛不能降到50万以下是否也跟这种思想有关,不确定。
笔者认为只要是对国家有利、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利,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办到的,如果一次改革就能解决的问题就应该一次性解决。
存量的新三板优质企业正在大批转沪深市场上市,存量的优质企业越来越少,新三板应该思考的问题是面对注册制背景下创业板、科创板的竞争,新三板如何吸引优质的新增企业挂牌交易。
来源:深耕新三板 作者:Jack牛
不错呀
交易方式还要看您个人的判断。就目前的情况…
可以买吗
刘老师专业
募集资金2.50亿元,其中补充流动资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