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市场逐渐进入良性循环 三年10倍收益机会正在消失

新三板报-2020年4月8日-北京消息,新三板市场在深化改革之后,已经逐渐进入良性循环,融资功能也在逐渐复苏。

根据安信证券数据统计,新三板各项指数均收获正涨幅,其中新三板做市指数涨幅 17.7%,三板医药涨幅最高为 27.47%。说明生物医药企业在新三板市场获得更高的估值和关注。新三板报刘子沐团队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科创板对该行业的包容性造成的,而且新三板市场上的生物医药企业和传统医药企业都业绩表现也不比A股差。

融资方面,2020 年 3 月,新三板市场单月定增预案为 103 次,创 2019 年至今的新高。根据股转系统数据统计,2020年一季度普通股发行 105 次,融资 56.59 亿元,金额环比回升 31.33%。 16 家挂牌公司拟向超过 35 名新增股东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合计 5.77 亿元,平均单次发行新增股东人数 54 人。经统计,有 103 家挂牌公司正在实施自办发行,定向发行时长和发行费用均明显降低。

融资功能的恢复增加了市场的活力,自办发行制度极大的降低了企业融资的成本,相对也减少了券商的收入,让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大多数不能在精选层挂牌的企业来说,自办发行才是最大的利好,也正在成为大多数企业的定增的首选。而券商的主要精力也集中于精选层公开发行市场,进而形成新三板的良性循环。

从交易情况来看,根据 Wind 统计,一季度三板活跃指数年化换手率达 38%,三板做市指数年化换手率达 24%,创新成指年化换手率达 16.57%。这说明新三板交易需求在不断上升,流动性在快速恢复,优质企业的个股已存在抢筹现象。但是相对于A股市场而言,尚需继续努力。这也导致新三板各板块估值的修复,因为流动性与价格之间互相作用,三板做市指数 PE 目前达到 18倍,创新成指 PE 达到 21倍,三板活跃指数 PE 目前为 17倍。

目前,无论是创新层企业,还是基础层企业,进入精选层公开发行成为其资本市场的主要目标,优质企业或主动或被动的被资金关注或追捧。估值的修复往往是几日的行情,几万、几十万的资金。因此,新三板报刘子沐团队也发现,新三板市场上三年10倍收益机会正在消失,那些坚持在市场低迷期收集筹码的投资者正迎来收获的季节。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新三板报法律顾问

李明燕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明燕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执业律师,注册会计师,执业18年,并兼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生导师,著有《企业大合规》一书。李明燕律师曾供职金融机构多年,精通金融市场领域业务,成功代理多起证券索赔案件。
邮箱:limingyan@globe-law.com
电话:+86 18610810467

李元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元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国天普大学,获得L.L.M学位。李元律师曾就职于全国先进法院,并曾在北京市高院任职,专注刑事审判、辩护领域15年。李元律师在刑民交叉,尤其是金融犯罪、犯罪索赔领域经验丰富。
邮箱:liyuan@globe-law.com
电话:+86 13917539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