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报消息,第三届中国新三板年度风云榜活动于2019年10月17日在北京裕龙大酒店举办。该风云榜是新三板市场重要行业盛会之一。由北京工商大学投资者保护研究中心、证券资讯频道《聚焦新三板》联合主办,北京华财会计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新三板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学投资者保护研究中心、国财信国际信用评级中心、华财新三板研究院等作为学术支持单位。
来自新三板相关投资机构、研究机构、经济学家、财经媒体等专家人士三百余人到场参与此次盛会。新三板报作为新三板专业媒体全程直播了本次风云榜峰会。
以下是《风云激荡新三板》圆桌论坛实录:
主持人李颖:接下来我们在现场的资本论道第一场是风云激荡新三板。在这场圆桌论坛上我们会邀请六位嘉宾与我们共同探讨新三板市场发展的话题,希望他们的观点也能带给大家一些新的收获,我们掌声请上本场嘉宾华财会计股份董事长王久立、中国创业投资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力军、久银控股张宁、民生证券投资银行事业部副总裁董事总经理方杰、中信建设证券创新融资部总裁李靖、清控银杏创投合伙人程鹏。
先从第一个版块开始聊起,请大家给我们回顾一下,或者你们最关注的2019年到目前为止新三板市场发展最明显的特征有什么?从你们的角度来分析。从方杰总开始。
方杰:谢谢主持人,各位领导、还有我的老师在这个地方,我到这个行业以来现在一晃七年了,这七年对三板是一个很深的情结,刚才主持人讲得非常好,大家觉得三板的问题非常多,企业在这上面待着没啥用。实际上我们通过分析和相关维度的考察企业、市场的变化,真正来挖掘这个市场到底自上而下,由里到外、由企业数量的递减这个趋势,到底有哪些规律在。我觉得这样来讲可能更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关于这个市场,我一直关注,我来之前也是做了一些总结,以数据说话。这个市场,我这边也有五组数据。
第一组数据,叫569。在我们这个国家50%的税收是由中小企业包括新三板企业贡献的,60%的GDP的增长是由中小企业包括新三板企业贡献的,70%的技术革新的推动是由中小企业包括新三板企业贡献的,80%的就业是由中小企业包括新三板企业提供的,90%的企业数量是中小企业包括新三板。所以这是我们这么一个市场也是新三板市场未来发展和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根基,不管沪深交易所发展得再好,新三板市场一定是有它存在的合理的基础和土壤的。
第二组数据,我们三板企业规模营收到底是什么情况。通过数据分析,过去2018年全国三板公司营收1.85万亿元,平均利润是808.16亿元,所以说从这个收入规模和利润来看,三板企业还是注重中小规模的企业。
第三组数据,我们的融资,因为中小企业包括新三板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三板从2012年到现在总共全市场融资渠道,到今年的630是6341家企业完成了10394次融资,融资额是4864亿元,所以说这个是整个市场为这些企业提供了融资数据。其中我还
关注到一组数据,有1350家亏损企业获得了融资,这是这个市场为这些企业提供了融资的功能。
第四组数据,实际上这个市场也是在做一些产业的并购整合,刚才有位老师已经讲了,2016年整个市场并购大概在500多家,2017年、2018年有一个大幅的增长,截止到630,整个市场是发生了1367次并购,总金额是2039.38亿元。
所以说我想通过这么一组数据发布,我觉得我们对这个市场的发展和未来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评判。
李颖:掌声谢谢方总!方总开了一个好头,在一开始给了我们一些积极的数据,让我们看到了市场的发展和融资情况。我本以为几位嘉宾上来会说2019年发生了摘牌潮。接下来听听王老师的见解,据您的观察,三板的情况是怎样的。
王力军:谢谢主持人,从主要指标来看,毫无疑问,新三板始终处于一个振荡下行的状态,不管是挂牌企业家数,融资额、流动性、成交量、参与机构和指数都处于一个相对萎缩和下行的态势,摘牌企业数量逐年递增。
从政策层面来看,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是我个人觉得都属于一些边际的改革,实际上对整个新三板的基本面没有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这些现象我相信大家都是可以看到的,我们根据性的是要去探究这些现象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所在。我先抛出我个人的一个观点供大家参考,不一定对。
我觉得新三板发展实际上是反映出我们中国的资本市场在制度体系方面是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的。所以这些问题实际上在各个主要的版块都或多或少会存在,但是新三板反映的要更加极端一些。
我认为新三板实际上是一个建构性的市场,而不是一个自生自发演化的市场。这两种市场主要的区别在于一个建构性的市场是自上而下的,它是一个威权导向的,是计划性的。一个自生自发演化是自下而上的,是适应性的,个体主义的。
我们纵观历史,不管国内还是国外,实际上一个建构性的市场都很难真正发展成一个真正的市场,主要原因是它的上述的这些基本特征和市场的原则是相背的。本质在于什么地方呢?我个人觉得在于市场上到底怎么做最适宜,这些信息是高度分散在市场交易主体,而不是市场的构建者和管理者。
我们仅从中国的发展历史来看,从大的方面,比如说我们从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我们建立了深圳经济特区,实际上这里面最后的根本在于政府从管制的领域适当退出,然后允许民间去自由探索,这样的一些市场才发展了起来。
从小的方面,比如说义乌小商品市场,北京的秀水街、潘家园古玩市场,实际上都是民间自生自发演化出来的。背后实际上是政府对这些民间演化出来的市场一些好的做法做了政策的认定,做了一些总结推广。总体我先表达一个观点,就是我认为政府管得越少,市场成长空间才会越大。
李颖:谢谢,接下来请王总讲一讲。
王久立:我们是新三板上的企业,首先我得感谢各位专家机构的朋友们一直坚守在新三板上,给我们这些新三板上的企业提供服务,让我们能够持续发展。
我是一个新三板的乐观派,华财2014年在扩容之初就挂牌了,成为财税服务在新三板上的第一股。挂牌以后这几年的时间,华财1996年成立到现在23年的时间,这不到5年时间实际是我们前20年发展整合的三倍的速度。从我们来讲是受益者。
这一年以来我们也听到了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批评,同时我们也听到了对新三板马上要改变局面的很多利好消息,投资者门槛降低,具体什么时候落实,中国的政策一开闸这事就办了。之所以有这些议论和信息,就说明大家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而且这个努力我想也得到的主管部门的了解和认可。所以,我觉得是非常有希望的。
因为大家都知道,最开始新三板也对标着纳斯达克,纳斯达克也不是一天炼成的。40多年的发展,中间也有很多挫折,也是到了八九十年代才开始有起色,到2000年才开始有突破。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看到我们这几年有几千家新三板企业摘牌,实际上我们在看,从1985—2008年里,纳斯达克退市了13000家企业,包括滞留在纳斯达克的绝大多数企业也是僵尸企业,头部七家占的市值的50%以上。所以我想新三板在整个的发展过程中,在历史长河里面,短短几年的时间,我觉得应该说成就还是很大的。当然,如果政府下决心解决,有些事情就会解决得很快。所以我们很期待,我们也有信心在新三板上坚守,通过新三板上制度的改革,我们能够有所发展。
我们挂牌以后,实际这几年所有作为公众公司或者上市公司所期待的一些收获,我们都收获到了,比如人才、比如融资、比如行业的引领、行业的整合,这些都是在新三板以后才能够实现我们去发展的一些目标,这跟很多机构的支持和行业的管理,也都是分不开的。所以我坚信马上的马上,新三板的好日子就会来了。
李颖:谢谢,掌声给王总的信心再鼓鼓劲。我刚才介绍王总的时候就想说,他是坚定的新三板的积极乐观派。同时我说他们这些三板上的企业应该是最发言权的,因为自身就在三板领域,所以对于三板领域的发展,自身的感受应该是最有切身体会的。因此,我说23年专致于财税服务,服务于大多数企业也很多,所以他们应该很懂中小企业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我觉得他刚才发言也讲出了很多三板上企业的心声。
久银控股的张总也是三板上的,你们应该也有自身的体会,为什么还在坚守?给大家讲讲。
张宁:主持人讲得很对,我们在2015年的时候坚定上了新三板,公司现在也依然保留在新三板上面,而且是唯独的应该是4—5家股权投资机构,就是符合新三板挂牌的保留下来的。
其实今天的主题,包括我们前期公布的一些数据叫投资者保护。我们更想说的是,这几年因为我自己是一个很接地气的投资经理,我是属于在一线看项目,这几年当中我认为更多的关于投资者我认为是需要被保护的对象,但是其实我们所投的项目在三板这几年我认为被教育的其实是比没有上新三板的这些企业,他的广度、所结识的人脉跟在三板市场上所认识的资源,以及一些金融机构对三板企业的支持,所以他所获得的利益,以及他在三板上获得的优势和好处,其实我认为是还没有进入三板殿堂的这些机构所不了解的。
这几年虽然说从2016年底到现在,整个三板市场的流动性以及融资难,其实是体现在了大家面前,包括我们的投资机构,其实我们投资机构这几年也是在被教育的这么一个过程,就是让我们怎么更好地去认识投资,让我们更好地从理论向实践去学习,怎么去帮助我们所投资的这些三板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继续往下走。
因为我们知道三板企业上,大多数是中小企业,今天在会场的也有我们投资的、我们推荐的企业过来获得这个奖项的企业。在我们跟他们的沟通和交流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帮助他怎么去理解资本市场,怎么跟金融机构打交道,怎么帮他自身的优势在他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做到做强。
比如说2015年我记得我们当时投资项目的时候,抢破头都拿不到份额,可能还是靠关系给我们一点份额。但是在这个火热的时候,你所走的这条道路是不是适合你企业真正去发展的这条道路?我认为在这几年的高速疯狂式的增长,包括平淡进入低谷,这几年给我们在座的各位,因为大部分都是三板的企业,大部分都是三板的投资机构,给我们自己的教育跟我们的认识,我认为是中国的资本市场特有的形势。也是让我们更清楚的知道我们自己沿着某一条路应该怎么样去走,应该怎么样坚定的把自己做好,把我们在资本市场上这条路讲得更明白,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帮助自己发展。
所以我想讲的就是借着主持人的话题,我认为三板给我们更多的就是教育,因为它毕竟是一个新生的市场、新生的环境,只有我们切实的受到了一些教育以后,你才能真正的在三板上走得更长。谢谢!
李颖:谢谢张宁张总!被教育他现在对于三板最记忆深刻的,而且也是深有体会的一个词语。如果早早用了这个保护指数,希望我们今后在三板上的机构也好、企业也好,不仅是被教育,应该受保护,在保护层下来进行价值投资的挖掘。
接下来请中信建投的李总。
李靖:我顺着摘牌潮说起,谈谈自己的不同看法。因为我是做投行的,日常跟企业打交道比较多。现在因为市场不好,今年挂牌企业前三个季度只有210家,比去年下降了一半,从融资角度来讲,不管是获得融资的家数、次数以及融资金额来看,都下降了超过板数以上,应该说现在处在三板比较艰难的时刻。
很多企业都在问我们一个话题,没上的都问我们,三板还能上吗?上了还有用吗?上了以后问我们摘牌吗?摘牌以后干什么?这是我们在一线碰到最多的问题。
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件事情,我自己的感受,包括前面王总也提到了,纳斯达克这么多年摘的跟挂的数量是一样多的,我们三板现在还有9000多家企业。我2011年的时候从原来的单位到现在这个单位接触三板到现在时间很长了,见证了这个市场的起起落落。
比如2014、2015年特别疯狂的时候一年三五千家的上,我觉得在任何国家、任何资本市场都是不太正常的,恰恰是因为那个过程走得太快,所以才需要我们今天的沉淀。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觉得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看,不知道大家有观察没有,在成熟的资本市场,美国也好、香港地区也好,二八定律是很明显的。因为有很多人会问,我们是不是要上,上主板就好了。其实我们看主板的上市公司这样,随着中国和全球的资本市场接轨以后,活跃的日常有融资或者有并购的资本市场活动的企业也就是20%—30%这么一个比重。所以三板上的企业,大家会认为大量的企业没有融资,其实我认为在哪一个资本市场上,这都是很常见的。这是第一个我想表达的观点,就是说这个市场还是在逐渐雏形的过程当中。
第二点,很多人都在猜测三板市场要改革了,有这样那样的政策,这事到底靠谱不靠谱。我想说,前面有很多领导和专家都讲了,对于中小企业在整个中国经济当中发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面对目前这个情况,这个市场有没有救?我认为它是必然的。因为这么多企业在里面,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在我们日常接触的企业当中,有大量企业还是通过这个平台获得了融资,获得了发展。比如今年特别火的科创板,第一批25家企业里面我参与了两家,其中有一家是来自于新三板的一个制造型企业,在三板上融了两轮资金,2014年底开始挂牌,融了十几亿,今年也成功成为唯一没有摘牌上了科创板的企业,我想说这个市场还是发挥了一开始的作用,因为现在大家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讲三板要发挥苗圃的作用,我认为一定程度上讲这个苗圃的作用发挥得挺好的。所以综合来看,我认为这个市场是没有问题的,大家需要的是时间,或许很快就来了。
李颖:好,谢谢李总,市场没有问题,现在的企业选择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程鹏总表明一下目前对三板市场的态度和看法,另外也请每位嘉宾说一下对改革的猜想和改革后的市场预判。
程鹏:我是来自清控银杏的程鹏,我看了一下,我应该是在座的为数不多的VC机构的代表。我们是从2006年430001之后开始投资三板,一直投到现在,今年还在投,我们共投了将近200家企业,三分之一已经摘牌了,现在在板上的还有26家企业。针对40多家企业,我们一共投了十亿的资金,有一半是挂牌前投的,有一半是挂牌后做的定增。所以应该讲我们还是三板的深度参与者。
我们自己对于三板的概念比较明确,因为我们自己做的是VC,VC要做的就是最后企业的筛选和企业股权增值的业务。所以,我们一直把三板作为好企业的筛选池和好企业的加油站。
对于一个市场来讲,我们在座的都是它的供给方,我们在供给企业、供给制度、供给智慧、供给财力,这样一个过程。但是每个参与者可能对这个市场的期望是不一样的,有人希望在这里面实现交易,有人可能想常年的实现交易,有人是想短暂的实现交易。这都是一个市场里面不同的人形成的这么一个综合的期待。
一个市场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到最后一定得有一个方向,到底哪些人能留下来,哪些人不来了,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所以这是我自己对于三板的看法。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看一下,刚才李总提到的二八定律,其实在咱们现在的市场上,我觉得可以更极端一点,有可能是一九,也可能是5%和95%的关系,甚至是1%和99%的关系。有可能到最后头部的企业,真正优质的企业,有可能在哪个市场它都能够得到关注、能够实现价值。但是如果说一般的企业,有可能它想通过一个阶段性的机会获得一个超过自己自身实际价值的表现的话,可能就会比较有挑战。这是我的一个基本看法。谢谢大家!
李颖:最后一轮问题,大家应该特别期待的就是我刚才提到的问题,现在市场上比如热议的八大改革猜想,还有大家诟病的问题,降门槛,这些是不是出来了三板市场就会好,是不是门槛降低了以后,大家就能进来玩,最重要的对于三板市场能够复活活跃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程鹏:我先作一个初级的猜想,我们一直认为一个市场有它一定不会比没它更差,有就比没有强。所有改革措施只要我们还在做,就比不出它要好,也许成了呢。
李颖:谢谢,李总。
李靖:我是这么看,我认为就是前面我讲的一些话题是延续这个观点的,因为现在挂牌企业数量还是比较多的,所以市场传言这个分层必要性还是比较强的,我们数量太大了。针对所有的企业提供同一套服务,我认为还是需要去改变的,就跟咱们人一样,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特色,所以还是要分层。
第二,我同意程总的观点,这个市场沉寂太久了,需要新鲜的信息带给大家信心。
张宁:在座的各位都是关注资本市场的,从今年整个不管是科创板也好、还是A股市场的变化,包括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自身的一些合规性也好,还是信披也好,一些问题的爆发,都给我们一个预示,就是说资本市场在整体调整,而不是三板调整。三板只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个层而已,而且三板市场未来发展的需求肯定是迎合整个资本市场的变化,以及政策的调整,所给它一个更好的位置。而且我们从现在整个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国家布局来看,也能看到在政策上,不管是刚才主持人提的政策让的支持也好,还是说对于我们三板未来的转板以及三板未来的定位也好,都能看到整个国家的资本市场整个逻辑线条和投资逻辑的形成。未来对于我们这些投资机构,包括像程总这样的VC跟我们的投资机构来说,未来也是分层投资抓住这个机会的时机。其实更多的是帮助我们在座的所有这些企业和投资机构,以及政府政策制定者更好的认识中国特色的投资市场在哪。
王久立:我坚信这个市场会越来越好,我们特别期待对这个市场的严监管,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健康持续地成长,不能走弯路。第二个,对于改革,它是一个持续过程,要持续的改革,不可能一天或者一个什么样的政策就能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但是我相信,根据我们这么多年的市场成长和判断,我觉得会越来越多的利好消息,因为中国非常期待这些中小企业能够发展,活跃中国的经济。
最后我们还是觉得大家一起努力,那么多坚守在这个市场上的专家们、学者们,还有专业机构,大家一起努力,一定会取得相应的收获和结果。
王力军:我从总体上是同意各位嘉宾的观点,市场肯定是会越来越好。但是我还是坚持我刚才第一个表达里面的意思,如果未来的制度和政策的建设是一个边际改革的话,那么很难对这个市场根本性的制度造成大的变革,这个基本面至少在短期内,我相信不可能有很大的改观。但是未来长期我们是看好的。
我再表达其他的一些观点,实际上新三板诞生之时,承担了太多的目标和期望,反而冲淡了它的根本性目标,这些目标按照官方的说法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务于创新创业型中小微企业,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要服务于实体经济、要降杠杆,甚至要为贫困地区的企业提供绿色通道等等。但是市场的本质是什么?能不能真正发展起来?这些目标之间相互是相容的吗?其实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讨论。
刚才有嘉宾也提到了,纳斯达克市场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资本市场,到现在发展接近半个世纪,况且它还是一个国际性的市场,到现在纳斯达克市场的企业数量也没有超过一万家。但是我们当时新三板一设立,大跃进式的一下子挂牌企业一万多家,我们基本的制度建设跟得上吗?我们有这种管理能力吗?服务效率能不能改善?这些东西都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我最后还是要表达一下我对于市场的粗浅看法,市场是什么?市场实际上就是一个交易场所,这个场所要实现需要很多的条件,但是针对新三板来说,我要强调两个方面,一个就是信息不对称,一个就是创新。新三板主要是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信息高度不对称是中小微企业的天然特质,这些投资机构参与到这个市场,去发现价值,达成交易,实现价值的过程也是基于这样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但是现在新三板的很多信息披露在制度方面甚至比主板还要严格,这就给挂牌企业造成了大量的无畏的成本,反而压缩了投资机构在市场上的运作空间。
第二个就是创新,我们现在特别强调科技创新,这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从市场角度来说,凡是创造价值的行为都是广义的创新的范畴,市场交易本身就是创新行为,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会创造出大量新的交易方式和交易工具。但是我们现在基本制度是限制这些市场交易的,我们扼杀了大量的市场交易主体的自由创新行为。投资机构如果没有按照它自己最合适的这种方式去投资企业,投进去也被管死,退也退不出来,这些投资机构慢慢的就越来越没有兴趣参与到企业里面。挂牌企业如果说没有以最合适的方式去融资、增强流动性,那么挂牌企业慢慢的也会纷纷撤离。
至少在短期,我看到是这样一个相对比较不太好的存在,但是我还是相信长期是向好的。
李颖:好,谢谢,最后一句话还是把信心表现出来了。
方杰:我用六个关于来说一下我的想法,关于市场定位,我觉得邓公说得好,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三板市场不管是交易场所也好,是真真切切要对企业有用,机构投资者有利可图可赚,这个市场才是它存在的根基,否则的话,来讨论交易所场内和场外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关于功能,这是全国性的证券交易场所,首先它的功能是交易场所。所以说交易场所一定得有流动性,所以说改革的一切我觉得核心应该以流动性这个功能为主要功能,来构建这个市场。当然了,这个流动性可能分层之间不一样的流动性,如果说没有流动性,不足以成为一个市场,也是一切改革无本之源。
第三,关于分层,我觉得这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因为有一万多家企业,现在是9000多家企业,这么多企业,我们要进行分类监管,通过分类监管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达到整个市场自下而上、自上而下进退有序的市场淘汰机制。
第四,关于交易方式。我本来现在在这个公司也兼顾做市部的老总,我认为做市交易不应该有,做市现在实际上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增加了整个交易的成本。我觉得交易方式这块应该提供一个更加高效便捷的交易方式,竞价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第五,关于企业,企业本身我觉得要做好你自己才是立根本的,做好你自己的营收、做好你自己的利润,这个是你发展的一切根基。如果说失去这个根基,再好的是与你也没有任何关系。
第六,关于去留,我觉得从现在整个市场来讲,有了三板市场,有了科创板,有的未来的创业板的改革,其实大家的空间还是蛮大的。但是,前提是如果说你没有利用这个三板市场来发展你自己,让你达到进入相应市场这么一个基本的规模。比如说你的收入没办法选择你自己,所以说我觉得未来的去留和现在是一样的,应该是一个市场化的选择。
最后,政策正在审批过程当中,我觉得应该很快会出来。但是对于这个政策,我觉得它的推出和市场的发展也是有过程的,我们可以去希望,但是我个人觉得不要这个政策好了,马上三板又成了一夜的春天,不可能的事情,核心还是企业做好,三板的改革发展也是一个过程。谢谢!
李颖:谢谢方总,也谢谢各位嘉宾带来的探讨。这场的圆桌论坛主题叫做风云激荡新三板,随着市场起起伏伏,其实我们每年讨论的话题,包括改革的政策,都是老生常谈,都不新鲜,每年我们通过在聊的过程中也发现企业对于改革政策、对于市场慢慢也在不断地成熟。现在我们更加清晰的看到我们到底要怎样的市场,我们到底要怎样的企业,再差的市场都有好企业,再好的市场都有烂企业。所以方总最后说的话,说我们应该挖掘价值,我觉得这才是最根本的一点。
回到这个市场上来,都说离开容易,坚不易,我们坚守在这儿到底为什么?其实光凭理念和情怀是不够的,更多的还是价值二字,真正能够在这个市场上让企业获得自身的收获有价值,让投资机构能够找到价值,这才是这个市场能够长久存续的一个必要条件。
谢谢各位给我们带来这场的分享,谢谢各位!
交易方式还要看您个人的判断。就目前的情况…
可以买吗
刘老师专业
募集资金2.50亿元,其中补充流动资金就…
国环科技以后也转板不了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