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方式还要看您个人的判断。就目前的情况…
2016年初刘士余接手肖钢,成为资本市场的掌舵人。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是股灾之后的市场信心重建。所以直到2017年2月份,刘士余才首次提到新三板市场。新三板市场也趁此机会,推动挂牌企业数量突破1万家,实现了高速的发展。
原本以为,刘士余会继续推动新三板市场的改革,不曾想他却把新三板市场定义为A股市的苗圃和土壤。还说:“能够转板的就转板,不愿意转板的就在新三板里面绽放”。
明眼人非常清楚,刘士余此言实际上是与肖钢领导下的金融创新划清界限、剥离功过的政治手段。可以看出,2016年实施的分层机制为什么会将原定的三分法改为两分法?这就是因为之前的三分法是肖钢主政时期的制度设计方案。
他的“新三板转板论”也制造了多层次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套利空间。使得新三板市场的价值投资变了味道。转板、PRE-IPO成为主流,让真正扶持中小微企业的投资机构无所适从。自2015年开始,国务院不下十多次的提到新三板市场的建设问题,同时明确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是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
但是刘士余的苗圃论和土壤论,让新三板市场的改革失去了方向。自此新三板市场进入了三年的存量制度改革时代,全国股转公司对外观点统一为苗圃论、土壤论、绽放论,并给退市转板到A股市场的企业开绿灯。
因为苗圃论和土壤论,使得新三板市场的改革必须以支持A股市场为基础,向A股市场输送优质企业,只有不去A股市场的企业能才在新三板市场绽放,新三板的唯一作用就是配合刘士余解决股灾之后的IPO堰塞湖问题。
所以2017年12月7日,新三板市场迎来了三大制度改革。其中集合竞价交易是把A股市场的连续竞价制度腰斩;A股市场的盘后大宗交易,变成了新三板市场的盘后协议转让。这就是苗圃论和土壤论落地的改革,突出A股市场与新三板市场的差异化,但是并没有考虑到如此扶持中小微企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三年来,新三板市场为中小微融资初心不变,但是在刘士余对新三板改革的压制下,长期以来的流动性困境得不到根本的解决;监管权力与市场化的机制依旧不配套;A股市场的顽疾在新三板市场上被放大,这让一些伪投资机构和居心不良的企业管理者钻了空子。为骗子提供了空间,打开了方便之门。
而那些相应国务院号召,抱着推动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愿景的投资机构、抱着与中小微企业共享成长的投资机构亏损严重,黯然离场。三年的时间也让新三板市场仅剩下了PRE-IPO这一个投资策略。让扶持中小微企业、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大决策部署大打折扣。
2018年12月24日,刘士余最后一次提到新三板是在证监会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上,此时的刘士余讲的更加官方了,只是说:“深化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加快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和完善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推动债券品种创新,更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如今,新三板市场的政策红利依旧是2016年所期待的精选层、连续竞价、 小IPO、降低投资者门槛等。而事隔三年,科创板横空出世,对刘士余的所作所为也有了定论。唯一不灭的是新三板市场为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决心,是全国股转公司不断奋进的努力。
试问:新三板潜力巨大,为何投资者损失惨重??????
潜力巨大,但是改革不力,不给政策,潜力就一直是潜力,无法被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