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49家科创板上市和拟上市公司中,上海硅产业集团(以下简称硅产业)是最独特的一家——不仅仅是指其硬实力,硅产业是中国大陆最大和最先进的半导体硅片企业;更指其软实力——硅产业可能是科创板整体上市第一股,也是控股型科技企业并购式发展样板,其有望为中国半导体企业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通过并购式发展,成为全球一流的半导体企业。
硅产业三剑客
和其他半导体企业不同,硅产业是一家控股型企业,主要专注于硅材料行业投资。换句话说,硅产业本身并没有实际业务,而是通过旗下的控股子公司来进行半导体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招股书显示,硅产业拥有十余家控股子分公司,其中最重要的三家是上海新昇、新傲科技和Okmetic。这三家子公司并非由硅产业一手创立,全部都是并购而来。
Okmeti是一家芬兰公司,成立于1985年5月,2016年硅产业以9.20欧元每股的价格收购Okmeti。2018年,Okmeti净利润达1.28亿元,2019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为4782.4万,目前Okmeti是硅产业最主要的营收和利润来源。
上海新昇成立于2014年6月,2017年7月,上海新昇300mm半导体硅片生产线投产,后续进入产能稳步爬坡阶段。2018年11月,上海新昇300mm半导体硅片产能达到120万片/年。2018年上海新昇实现了300mm半导体硅片的规模化生产。目前,上海新昇是国内首屈一指的300mm半导体硅片供应商。
根据SEMI统计,2018年,全球300mm半导体硅片出货面积占全部半导体硅片出货面积的63.31%,是市场上最为主流的半导体硅片类型。所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海新昇是硅产业未来业绩的最重要保障之一。
新傲科技是国内最早实现SOI材料产业化的企业,目前新傲科技是全球仅有的4家掌握Smart Cut技术的企业,占SOI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半导体企业并购式发展样板
目前科创板已上市的半导体企业有澜起科技、安集科技、中微公司等,其核心业务无不是通过自身的不断积累,逐步做大做强。但硅产业是个例外,其本身并没有半导体业务,却通过并购成了行业第一。
实际上类似于硅产业这样的情况在国际上并不罕见,甚至并购式发展还是半导体企业快速切入新兴领域,迅速做大做强的不二法门,最新的例子就是发生在2017年底的博通收购高通。
彼时,芯片巨头博通(AVGO.O)欲以1300亿美元收购高通(QCOM.M)。消息公布后,人们在震惊的同时不免疑惑:博通是谁,居然能收购高通?
我们不妨将目光放到2013年,当时博通还不叫博通,而叫安华高,其市值尚不足200亿美元。但在接下来的数年中,安华高通过收购LSI、博通(收购拨通后,安华高将公司名称改为博通)等业内知名半导体公司,一举成为市值千亿美元的巨头。
博通的经历告诉我们,通过并购是可以打造全球一流的半导体巨头的,否则其无法在在2017年对高通发起收购。不过由于我国半导体产业起步晚、缺少国际化经验、技术封锁等原因,中国半导体企业进行跨境并购的难度是要远远大于欧美企业的。
比如在2016年之前,市场上几乎每年都会传出中国资本要收购AMD的消息,但最终都被证实是谣言;紫光在2017年对美国芯片存储巨头镁光(Micron)发起了收购,但由于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的审查,最终被迫停止……
相比之下,硅产业的收购和入股则要低调和灵活得多,比如硅产业拥有全球第七大Soitec 11.49%的股权。Soitec是全球第七大半导体硅片制造商,也是全球最大的SOI硅片制造商。Soitec拥有独有的专利技术Smart Cut,该技术是全球最先进的薄膜SOI硅片生产工艺之一,硅产业已获得该技术的专利授权。
目前,硅产业在并购、跨境业务上的成绩已经得到了各界的认可。2018年7月,上海银行金煜董事长等拜访了硅产业,双方重点围绕并购业务、跨境业务等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再迎机遇:3个支持
虽然硅产业还未正式上市,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硅产业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从企业主营业务和定位来看,作为我国半导体硅片材料产业龙头,硅产业无疑符合政策要求的科创型企业。加之又是上海本地企业,主场优势明显。更重要的是,类似于硅产业这样的控股型企业,可能也是科创板重点支持的企业之一。
2019年8月1日,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阙波介绍,支持上海科创企业登陆科创板上市融资,增加研发投入,提升营业能力、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通过整体上市、定向增发、资产收购等形式开展并购重组,实现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支持科创企业综合运用资本市场工具,通过发行公司债、资产证券化等工具开展融资,优化企业融资结构。
从目前情况来看,符合上述3个标准其中一条的,在科创板100余家拟上市企业中都能找出不少,但能同时基本符合这3条标准的,可能仅有硅产业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