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沐:2019年是新三板改革窗口期 改革逻辑推演必以精选层为抓手

有媒体报道称,多位业内人士预计,新三板重大改革方案有望在今年底落地,这其时都是政策的推演和对政策的期盼。发行制度、交易制度、投资者门槛三项政策的优化,源于新任证监会主席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公开答记者问。市场人士推测的改革时间是在科创板正是开板交易的三个月后。

新三板市场持续低迷的原因主要是经济转型的阵痛,再加上史上最严的投资者门槛、史上最松的挂牌条件和史上最有慈悲的自律监管。

自全国股转公司实施交易制度改革之后,一方面取缔了协议转让,让了民间非法老股转让市场消失,另一方面,集合竞价的方式也降低了交易效率,对流动性造成冲击。而离其终极目的“引导市场定价”又进了一步,因为每天的交易次数让投资者有了更多思考风险的时间。

在交易制度中,连续竞价早已经被确立为下一步改革的方向,而集合竞价也是为交易竞价打基础、做准备。是新三板市场交易制度分步实施改革的一部分。全世界的资本市场中,连续竞价交易都是主流的交易方式。所以新三板的未来,一定是要以连续竞价为主要交易方式的。

目前来看,连续竞价的交易系统早已经成熟,监管方式早已成形,其问题在于连续竞价是在IPO之后,这是防止利益输送,大股东违规减持,引导市场公平交易的前置条件。因此,新三板市场要推进连续竞价交易,就必须先推行IPO,或是小IPO制度,引导挂牌企业公开发行股份。

公开发行股份,依靠现有40多万投资者显然是不够的。因此,降低投资者门槛就必须再次前置。科创板320万投资者及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托机构等大型金融机构的参与,让其认购PE都在40倍以上。

而新三板市场普遍的PE在10倍左右,只有少数企业在24倍以上。尽管如此,市场人士依然认为科创板的投资者数量偏少。那么,对于新三板来说,不降低投资者门槛,就无法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IPO或小IPO就难以实现。

如今,2015年11月24日新三板分层征求意见稿发布,2016年正式版出台,而新三板投资者适当性办法是2017年6月发布的,与分层管理办法相差1年,因此,监管部门并没有把分层与投资者适当性结合起来。这就导致了新三板市场无论企业风险高低,都要沿袭统一的500万金融资产的要求。

而事实上,能够转板到科创板的企业、创业板的企业、中小板的企业、主板的企业在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都被此政策限制。不同的企业对应不同的类型的投资者,这是投资者适当性设立的初衷。新三板市场以一刀切的方式执行,是有悖于新三板市场化的宗旨的。

所以新三板投资者适当性设置500万金融资产的门槛本身并没有错,但是没有根据分层划分投资者适当性就是现存的问题,而这也是改革优化的地方。所以投资者适当性要改革,分层就必先改革。

从时间窗口上看,分层制度实施已经三年,其中存在问题已经显现,尤其是政策红利并没有出现,取而代之是监管分层。相对于基础层企业来说,进入创新层的企业受到了更严格的监管,但是相对于A股市场来说,这样的监管又不完善。

比如,没有强制披露季报、没有强制审计所有财报、信息披露不完善、处罚力度不够威慑力。如今,分层制度实施已经有3年,这也是改革优化政策的时间点,因此才有了2019年是一个改革的时间窗口期的说法。

分层改革才能推动投资者适当性改革、进而推动IPO或小IPO的改革,也就是发行制度改革,之后才轮到交易制度的改革。这三个大改革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步改革,三策同发的事情,全国股转系统已经有过两次了,因此才有了市场人士推测的“重大改革、三大方案”的呼声。

新三板报刘子沐团队预测,分层制度改革,就是要推出精选层,加强不同层级的信息披露及监管,向A股市场看齐,同时推出差异化包容性,科创类企业的标准低于传统企业。与此配合是投资者适当性根据层级不同单独设定。比如精选层的门槛是50万元,创新层是100万元,基础层依然保持500万元。引导企业接受监管,努力向更高的层级跃进。对于降层的企业要加强投资者保护,对企业管理者实施惩罚性处罚。在交易制度上,精选层推出竞价交易+做市交易,创新层推出做市交易+集合竞价交易,基础层依然保持集合竞价交易。只是交易的次数从一天1次增加到一天10次。

如果能向全市场的金融机构开放做市商业务,引入公募基金、保险资管、社保管理机构、私募基金公司,那就更完美了。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新三板报法律顾问

李明燕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明燕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执业律师,注册会计师,执业18年,并兼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生导师,著有《企业大合规》一书。李明燕律师曾供职金融机构多年,精通金融市场领域业务,成功代理多起证券索赔案件。
邮箱:limingyan@globe-law.com
电话:+86 18610810467

李元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元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国天普大学,获得L.L.M学位。李元律师曾就职于全国先进法院,并曾在北京市高院任职,专注刑事审判、辩护领域15年。李元律师在刑民交叉,尤其是金融犯罪、犯罪索赔领域经验丰富。
邮箱:liyuan@globe-law.com
电话:+86 13917539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