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新三板市场上有两种专家,一种是长期看空,另一种是长期看多,如同房价一样。看多的人,身在市场里,不看多,恐怕自己都没有信心。看空的人,已经抽身市场外,看空除了可以标新立异外,还能有时间寻找优质的标的。可见资本的贪婪。
如今科创板的速度与激情再一次点燃了新三板看多者的热情,科创板的利好政策将燃烧到新三板市场,科创板的春天也将是新三板的春天,这样的言论不绝于耳,新三板指数的反弹也正在验证着乐观者的观点。
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从流动性上看,新三板市场依旧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指数是反弹了,但是机构还是不能出货,稍有抛盘,市场就会跌下来。从政策层面看,新三板的回购政策是跟随A股的回购政策,然而两个市场的反应截然不同,新三板企业响应者寥寥无几。从科创板的效率来看,数月时间,12份征求意见稿,是证监会的头等大事,而新三板市场呢?政策的改革举步维艰,每一点的创新都要经过漫长的等待,往往是竹篮打水。
俗话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了。科创板与新三板的基因明显不同, 也必将分化。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在资产市场上是行不通。科创板创立之初就引入公募基金、允许个股做空、接纳VIE,同股不同权、其目标直指科技创新企业。如果说散户是机构的羊毛,那么新三板很可能就是科创板的羊毛。
不过,中介机构和投资机构开心了,管它什么新三板还是科创板,只要能赚钱,那就一切太平。科创板的注册制正成了被新三板套住者的救命稻草,抓住它,狠赚一笔。其实对于科创板未来如何,谁会关心呢?按资本市场的惯例,新成立的板块都会火一把,不是嘛?赚钱是不能等的,解套了,赚钱了,中介机构开心了,投资机构也开心了。至于科创板是否有效?企业是否能得到充足的发展资金?科技、创新是否能充分的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这些重要吗?不重要吗?
此次股市反弹最核心的驱动力就是美联储停止加息,人民币贬值的压力骤然消失,再加上中美贸易谈判有了最新进展,蠢蠢欲动的资金已经按耐不住,纷纷冲入市场。但与往日相比,这次竟然是境外资金驱动为主,国内机构资金辅。
监管压力极大的束缚了国内机构的投机行为,降低了资金奔跑的速度,把资产市场第二大市值的位置让给了北上的境外机构,这是资产市场的耻辱。换句话说,资本市场的上涨是政治错误,是方向正确。
其实,早在2016年,新三板报成立初,子沐君及多位专家就向全国股转公司提出过:个股做空、个股期权,包容VIE、红筹架构,允许同股不同权企业挂牌、信息披露制度纳斯达克化等。之后,全国股转公司也在不予余力地的改革,上述的政策都在改革的范围内。然而,类注册制的实施已经让新三板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疯狂的挂牌,让劣币驱逐良币,全国股转公司被套在处理遗留问题的怪圈里,之后,围绕存量制度改革又突破了发展的瓶颈,正当春天在步步走进的时候,科创板突然杀到。
那么,科创板对新三板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服务中小微企业,并不完全服务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里有科技创新企业,科技创新企业也不全是中小微企业,其中差异化有点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反正,中小微企业要发展壮大,没有科技创新是不行的。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服务的主题性质偏差,则是差之豪厘, 谬以千里。对比两家的文件,就能发现端倪。科创板满眼“科创”,新三板满眼“中小微”,辩证统一的关系下,科创板显然略胜一筹。
其次,科创企业千千万,只有一个资产市场服务是不够的,虽然新三板号实行了分层管理办法,在交易制度、监管深度、支持的力度上有所不同,但是依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在历次全国股转公司领导的演讲中,都会发布与科技创新,专利数量,研发投入等相关的数据,这种数据分类,在WIND、东方财富CHOICE中是找不到的。所以已经说明,全国股转公司一直偏向于科创类企业服务,也曾经把科创企业与传统企业分别对待。而科创板的到来说明,在政策的扶持、支持上,全国股转系统还没有做到位,科创企业的地位还没有上升到新三板核心。再来一个科创板又何方?
最后就是推动者是不同的,隶属单位是不同的,监管权限是不同的,重视程度也就不同。在刘士余在任期间,从没听说过新三板是证监会的头等大事,新任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上任以来,尚未发表施政演说,也不清楚对新三板的市场的支持力度究竟如何?与监管部门不同的是,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最大的是财政部,减税,减负的政策普惠新三板市场。
新三板市场目前最大的问题信心不足。
信心源自未来的预期兑现。改革进入深水期,2018年新三板企业纷纷退市摘牌,选择出海美国或是香港,如今科创板即将到来,纳斯达克、港交所能接纳的企业,科创板全部包容,新三板企业似乎看到了希望。投资机构发现,投资新三板市场上科创板类型的企业,可以先期完成PRE-IPO投资,已经被套的机构发现,转板科创板有解套的机会,从而资金推动着新三板市场走向春天。但是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离开新三板市场,这样的结果,很难说是真正的春暖花开。
其实,科创板也面临新三板市场的诸多问题,比如,三类股东尚未完全解决,VC/PE机构风控尚未建立,一级市场的利益输送的监管问题,资金的规范问题、信息披露问题。另外,杠杆问题,多空的的交易问题,乌龙指问题,操纵市场问题等都没有明确的答案。尤其是一开始就引入公募基金,投资者保护问题,企业利益保护问题,对伪科创企业的处罚等都等待着监管部门出台政策法规。
新三板的这块试验田,依然还在试验中,新开辟的科创板已经准备播种新三板第二代的种子了。
数据有问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
美国这是着急了,应该还会有动作。
不知道这6万亿来自哪里?是不是供应链金融…